京城气氛一天比一天压抑。
日前太子太傅上表奏折,引发新皇震怒,继而被以谋反罪名满门屠戮。
“父亲呢?”第二日一早杨岳发现家中没有父亲身影。
“尚书大人要入朝为林大人讨要说法,一大早便走了。”稍显老迈的管家轻声答道。
“王叔,您怎么看?”杨岳问道。王管家虽然没有炼体术护身,也没有卓越功勋,但一向被老将军看重,杨岳并没有丝毫轻视。
“老仆刚刚探得消息,前两日有位孙太医为林大人诊治病情,巧的是皇帝驾崩前也是这位太医被召至御前,可惜还未来得及仔细诊治皇帝便驾崩了,左相也将太医遣退。”管家平静的说道。
“太医现在在哪?”杨岳问道。
管家答道:“已经递了辞呈,往岭南去了。”
“派一队人马,请回山庄。”杨岳想了想又说:“派些有炼体术的前去,防备相府的人截杀太医。”
“老仆省的,相府的人还不敢在我们面前放肆。”管家说罢便退下去安排人手。
杨岳又转身来到书房,摊开纸开始写信。
京城局势危急,得让兄长从苍狼军抽调人手回援。
林远清本就为士林领袖,他的身死引得舆论一片哗然,朝堂中关于此事的博弈也刚刚开始。
丞相李嵩为首的一些人竭力编制罪状,要为太子太傅盖棺定论,而以杨虎城为首的另一派则极力反驳。
“臣不知林大人做了何事,竟被以谋反论处。亦不知林大人所奏为事,竟不经审判而全家抄斩!丞相莫非以为我等都是傻子吗!”杨虎城压抑不住的怒意响彻整个大殿,殿中也人敢与其对峙。
只有坐在上位的新皇刘善惴惴不安的说道:“杨将军”,突然又想起杨虎城早已从军中调离,又道:“杨尚书,林远清所奏,事涉国家机密和……和……皇室清誉,不可公布于众。”
杨虎城看向新皇:“国家机密?皇室清誉?皇上尽可如此对臣等解释,但对天下人如何解释呢?”
“天下人敢妄议朝政自然有国法处置,不劳尚书大人费心。”丞相李嵩阴恻恻地说道,“吾倒是听闻杨府收留林家余孽,尚书大人是要抗旨不遵吗?”
“林大人之事尚待定论,吾定会继续清查。至于杨府有没有收留林家人,丞相大人有胆量的话尽可前来搜查!”
朝议不欢而散,殿中只剩下新皇刘善和丞相李嵩两人。
“李大人,这可如何是好?”新皇依然是惶恐不安的样子。
“皇上放心,太医虽然先一步逃走,但臣已安排军士前往处置。苍狼军中臣亦派人前往分化拉拢。况且军中皆是粗鄙之人,该站在朝廷还是杨府一边,他们还是分得清的,有皇上的支持,定会将杨府势力逐出苍狼军。”丞相李嵩轻声说道。
接下来的日子,不论是庙堂之上的高官显贵,还是身处江湖之远的普通小民,凡是对林清远持同情态度或是打抱不平者皆被打压或搜捕。
李嵩倒是的确没胆量搜捕杨府,但杨府还是外松内紧保持高度警惕。
杨虎城忙着应对朝堂风波,既要坚决反对丞相一党排除异己的行动,又要安抚被罢黜的同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