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茶后。
何日生接连下令:
“曹生,这是我的信用卡,里面的90万港币也转入外汇期货账户。”
“趁着东京期货市场还没休市,赶紧投入1020万港币全仓买入日元多单。保险一点,这次只使用15倍杠杆。动作快点!”
“好的!何生你先喝茶,我去忙了!”曹仁钊说道,同时接过信用卡,马上开始操作了。
……
半小时后。
曹仁钊把信用卡还给他,笑着说:
“何生,幸不辱命,操作非常顺利!”
又补充:“这次投入1020万港币,动用15倍杠杆全仓买入日元多单,均点在176.1点。看来日元又开始走强了,何生做了一波好T!”
话音未落,朝他竖了一个大拇指。
“运气,都是运气!”何日生谦虚道。
1985年9月22日,东瀛与美国、西德、法国、英格兰签订《广场协议之后,日元持续升值;东瀛正府在1985年10月组建“为实现国际协调的经济结构调整研究会”,开始执行量化宽松的货币Z策和积极的财政Z策,东瀛经济泡沫开始萌芽。
何日生认为,随着过剩的资金不断加速流入房市和股市,东瀛泡沫会越来越大,直至破灭。
1986年1月,东瀛央行降息50个基点,即利率由1983年10月开始执行的5%直接降至4.5%;接着,又在3月和4月两度降息,已降至3.5%。
东瀛央行连续降息,有以下打算:
首先,降低借钱的成本,鼓励企业多借贷以扩大投资,特别是海外投资;
其次,希望能够打压汇率,让日元适当的贬值,不再一路飙升。
可惜,东瀛人失算了!
原因如下:
第一,东瀛人发现投资日元外汇、房市或股市更容易赚钱,谁还愿意辛辛苦苦去搞实业?
什么炒房误国,实业兴邦?
呵呵!
人们只关心自己的荷包。
第二,日资大举投资正在改革开发的华夏市场,不料却给东瀛本土产业培养了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第三,东瀛每年贸易顺差数百亿美元,豪横的东瀛人叫嚣着要买下整个美国,大撒美金收购美国价格早已虚高的物业和股票。
难得有人主动要做接盘侠,老美顿时欢天喜地,恨不得给东瀛人颁发一面锦旗。
因此,美元∕日元将继续走强(日元升值),已成定局。
这样一来,
他以15倍的高杠杆全仓买涨日元,并爆仓风险。
回到现场。
何日生也不着急走,在交易室一边喝茶,一边跟曹仁钊瞎扯淡,以拉近双方的关系。
他看上曹仁钊了,当然并非看中对方的美色,而是看中对方为人稳重,办事利索,业务又专业,绝对是不可多得的金融人才。
以后创办证券公司的时候,曹仁钊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手下大将。
下午三点半,在交易广场楼下。
何日生回头看着身后的交易所,愉快想着,只要锄头够锋利,天下没有挖不倒的墙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