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的士,“司机大佬,交易广场!”
“好嘞!”
11点左右,
到了交易广场门口,他顺便买了一份《信报,刚进入到交易所大厅,就看到里面一副人来人往的热闹景象。
何日生找了一个人少的地方坐下,时而翻阅手上的报纸,时而看看交易大屏幕上的股票交易信息。
12点整,中午休市。
午饭,何日生在附近麦当劳随便应付了一顿。
饭后,他又找到先前的报摊买了前几期的《信报和《南华早报,回到先前的位置,继续研究。
他很快发现,华人置业、中华娱乐和中华煤气的最近走势有些异常,貌似有庄家在吸筹。
随后想起自己只有38万港币,如果选择这些股票,就太被动了。钱太少,低杠杆赚不了几个钱,而高杠杆容易被庄家打爆仓。
至于恒生指数期货,报纸上说,5月份即下个月才开始交易,又排除一个。
二战后,东瀛得到鹰酱的支持,工业发展迅速。到80年代,东瀛的工业品出口,导致对鹰酱的巨大贸易顺差,鹰酱国内企业出现了强烈的不满声音,因为日元必须升值,才能够使这一贸易困境得到缓解。
鹰酱政客对国内财团言听计从,开始了逼迫日元升值的各种阴谋阳谋,在1985年9月,东瀛终于签署了《广场协议。
当时美元∕日元在250点上下波动,在《广场协议生效后3个多月的时间里,快速涨到1986年1月的178点,升幅28.8%。
但是搞笑的却是,东瀛从来没有认为广场协议是被迫签署的不公平条约,反而他们在签署协议的当天,还公开表示日元即使再升值10%~20%,也不会有任何问题。
日元升值之后带来了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出口的情况变差了,使东瀛的众多企业面临了更大的困难。
其次由于日元升值,直接推涨了各项资产的价格,包括股票和房地产。
而这两件事情又互相循环,企业遭遇困难之后,发现把资金用于生产还不如用来投资,导致更多的资金涌入了楼市和股市,经济泡沫越吹越大。
最神奇的是东瀛央行的操作,1986年1月至1987年4月,东瀛宣布将银行利率从5%降到不足2%,原来的想法是通过降息使更多的资金进入企业的生产,却想不到把更多的资金赶入了股市和楼市。
从1986年1月至1986年4月,东瀛银行连续3次降低利率,把中央银行贴现率从5%降低到3.5%,创下东瀛历史新低。
1983年开始东瀛土地价格开始大涨,日股也于1982年10月进入了上行趋势,值得关注的是,1985年9月至1986年3月初日元升值了25%,但是日股只涨了8%,这说明汇率的大幅升值并不一定会带来牛市。
从1986年1月到1987年2月,东瀛银行连续5次降低利率,把中央银行贴现率从5%降低到2.5%,不仅为东瀛历史之最低,也为当时世界主要国家之最低。
1986年开始,东瀛股市处于疯牛状态。日经225指数从1月初的13000点开始快速上涨。
以上是何日生前世的详细记忆,加上自己的分析。
他推测,
到1987年年底,美元∕日元至少能涨到125点,东瀛股市也能涨到38900点左右。
可以确定投资什么了。
于是,找上附近的获多利证券。
看到他,
上次给他开户的秃头经理眼前一亮,马上迎上来,十分热情。
生意上门了!
“何生,欢迎光临!你想投资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