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还能因为这种事造反?
#且不说造反的成功率,即便是成了也没办法拦着商人走私赚钱啊!
诶等等。
赚钱?
……那我们让商人赚不到钱不就好了吗?
莫名的,一场“支持国货”的活动,在百姓群体内,悄然流行了起来。
这个走向其实在徐影这帮政客们的预料之中,但老夫人和祝青萝是眼珠子都能瞪脱眶了。
不是……支持国货原来还可以是这个概念?
可以,反正现代的支持国货就是一支七块九的眉笔硬卖七十九元还被人说好便宜多买点,这个时代搞出支持国货,商家的第一反应也是涨价来着。
殊途同归了属于是。
“这会不会把本来就没多发达的国际贸易直接弄死啊……”祝青萝忧心忡忡。
老夫人在接受了这个“支持国货”的来龙去脉之后,心情复杂地回答:“不会。”
为什么不会呢?
因为自古以来中原对外贸易从来都是顺差→_→从来就只有国货在外面供不应求的,外头的洋货对内就只有“图个新鲜”看两眼的份儿。
“你但凡去做下市场调查就该知道。”老夫人说的老神在在,“西市那帮商人,除了文记,卖那些西洋货物都是副业,主业其实是收其他商贾才从江南运过来的丝绸,各个官窑才烧出来的瓷器,还有各种老百姓有本事搞出来的工艺品来着。”
这些东西,搞国际贸易的商人高价收,百姓能从中获利,商人能运去西方也获利,就连国家都能因此收出口税也获利,属于是秦始皇推磨——转着圈的赢,这会儿百姓们支持国货不买外来的商品容易,手头的东西要是只卖给国内的商人,可亏大了哟。
在利润面前,商人都愿意把绞死自己的绳卖了,难道百姓不愿意?难道不会洗脑自己:“我又不去那边买东西,我就是纯纯把东西一卖拿银子走人我还能染病不成?”
洗脑完了,带着银子回家了,还会听上一耳朵街头巷尾大爷大妈们暗搓搓的:“我给你说你可别告诉别人啊!”
“什么什么……”
“之前不是虏疮发作了一阵之后才找到牛痘的嘛。”有人压低了声音八卦,“你们猜,当时那些贡院的大夫是怎么没有得病的?”
“人家是大夫!”聊闲篇嘛,认识不认识都可以插两嘴,“有的是办法避免得病吧……”
“那以前的疫病怎么也没少见人倒下,这次就没有呢?”
然后质疑的人闭嘴了,又有人捅了捅那故作高深的:“到底怎么弄的你倒是说呀!”
“我就一听说啊。”那闲汉开始鬼鬼祟祟,“对不对我不管……”
“少废话!”
那么不废话的讲,闲汉贼兮兮地:“皇家书院那个贼好看的女先生给大夫们支了一招,说是碰完了病人就先洗手,再拿烈酒擦一擦,什么毒都能杀个干干净净!”
“真的假的……”
“骗你是小狗好吗!”
就是,知识以一种很卑鄙的方式,进入了人的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