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莲城外两三里,一缕青烟直上云霄,四周皆是深山险地,平时少有人烟。
然而在一座小山包上,一座三进庭院坐落于此,初进宅门便见一片小院,此地为药院,药院四周皆是一些木架,木架上晒着各种草药。
与一般宅院不同,宅门两边各有两间房,房门朝外而开,里面满是柜子,装着各种各样的药材。
再进二进院就是灵院,灵院中有一片小池塘,池塘上十字交叉设有游廊,东西两边设两间厢房,厢房两边同正房一样设有耳房。
正房后面还有一院,两边各布满各种兵器,中间是一个演武台,后罩房分两间,但皆不住人,东间摆着一个丹炉,西间则是一些工作台,和一个灶台。
两间房的门上各有一块木匾,上面分别写着“炼丹房”“炼器房”。
一名约莫十七八岁的少年,此时正盘坐在炼丹房中,时不时将一些草药投进丹炉之中,而在丹炉之下,一只手臂粗大的小蛇盘在丹炉之下,身上散发着火焰。
“小火……”
“大火……”
“中火……”
“熄火……”
随着少年口中命令,小蛇身上的火焰也随之变化,时大时小。
不多时,丹炉中的草药已经被尽数炼化,药中精华在高温下,凝成一片药云,少年取出一团糯米团,在手中搓了搓,搓成几粒汤圆。
搓完后,少年便将手中的小汤圆挥向那一片药云,只是一瞬间,整片药云就被几粒汤圆吸收殆尽。
汤圆,此时也就变成了丹药,其实炼丹师在炼丹时完全可以用灵力凝丹,根本没有搓糯米团这么一说。
但少年有些特殊,他是个不能修炼的凡人,身上压根没有灵力,只能借助外物凝丹,哪怕他的炼丹之术早已是炉火纯青,但没有灵力,就永远不能凝丹。
少年名为圣天,乃是这座庭院的主人,他来到这个地方也就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但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他这里没有一天是平静的。
“求仙人救救我娘亲。”果不其然,圣天才将炼好的丹药收起,院门外就传来了一道略显稚嫩的声音。
圣天脸上有些难看,就因为门外这个人,他一个月都不曾平静,他站起身,直接朝着院门走去。
刚打开门,就见一名八九岁的孩童跪在门前,清瘦的身躯似乎风一吹就倒,男孩一直朝着庭院磕头,额头上已经有些红肿,甚至还渗出一丝血水。
看着男孩苍白力的脸,和那倔强坚定的神情,圣天有些奈,他不是不想救,只是代价实在太大。
“我跟你说过,你娘的病是因为天生寒气过重,再加上丹田有所破损,这病只能缓解,但不能治根,不是我不想救,而是我也能为力。”
其实对于这个每天打扰自己的男孩,圣天并不反感,反而还有些赞许,别的不说,就是这份孝心,也值得他尊敬。
“仙人,求求你救救我娘吧,我知道你能救她,我们从北冥一路南下,路上也见过不少医师但他们开的药不仅没有效果,反而只会让我娘的病情加重,只有仙人你的药,才让我娘得到了缓解,我知道你能救我娘,求求你,救救我娘吧,我就只有她一个亲人了,只要你能救她,要我做什么都可以。”
男孩说着,一双坚定比的眼睛里,已经流出了两行清泪。
见男孩这般,圣天的眼中满是同情,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人的生死只在一念之间,他见过不少生离死别,但心中并没有太多波澜,直到遇到眼前这个小男孩。
圣天沉默许久,最后还是点了点头:“好吧,你去将你娘带过来,我先去城里取点药,不过等我治好了你娘,你就要留在我身边做事,除非有我的允许,否则你永远都不能离开。”
闻言,那男孩苍白的脸上露出一抹欣喜,连忙又磕了几个头:“多谢仙人,多谢仙人。”
等那男孩走后,圣天忍不住微微一叹:“唉,宁施穷人一口粥,不赊富商一袋米,老头子,我不知道你说的这些是不是对的,但人生总得做出一些选择,对也好,也罢,最重要的是能够顺从自己的心啊。”
圣天看着远方的天边,眼中有些追忆,除了曾经那个白发老头,这个世界上,恐怕没人能猜到他在想些什么。
三月三,赶花街。
碧莲城位属南疆边陲,乃是句町国的国都,在整个南疆,句町只是小国,碧莲城虽为国都,但规模并不是很大。
城中三横四竖共七条主道,城中充满了花糯米的香味,街边小贩在高声吆喝,闲暇的人们载歌载舞,好不热闹。
少年走在街上,白衣胜雪,长发飘飘,眉清目秀,身直体壮,而在少年的肩膀上站着一只小仓鼠。
小仓鼠不过拳头大小,头上还带着一顶特制的小斗笠,身上披着特制的披风,腰间还有一把小剑。
这身行头,若不是看清了是只拳头大的仓鼠,还以为是个行侠仗义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