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说白了,解决了魏忠贤与东林官员之间的矛盾,也就等于是解决了陛下自身的麻烦。”张嫣笑着说道。朱由校一听急了:“爱妃,你知道的,魏忠贤其实就是朕的一条狗,如果他和东林官员之间和解的话,恐怕对朕未必就是一件好事。”
“陛下曲解了妾身的意思了。”张嫣说道:“自古以来帝王制衡属下,大多让臣下们斗得死去活来,为帝王者才能确保皇权、稳坐帝位,本无可厚非。要让他们长久保持争斗的状态,却不能让他们任何一方强势……”
说到这里,张嫣不再开口了。朱由校问道:“爱妃,怎么,读完了吗?”
“剩下的陛下性能领悟,妾身也就不必赘言了!”张嫣看着故意装糊涂的朱由校,温馨地笑了。朱由校唉了一口气之后对张嫣说道:“爱妃呀,朕明白你的意思。不过,做好他们之间的平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此,朕已经退避三舍不问国事,就是感觉东林官员过于势大,给魏忠贤一些回旋的余地,可是没想到他还是这么的不争气!”
“陛下不必丧气,应该明白您只是平衡他们之间的关系而已。”张嫣对朱由校说道:“皇上,您能允许妾身对东林官员直言评论吗?”
“爱妃,此时此刻只有朕与爱妃二人,有什么话皆可直言不讳。即便说错了,朕也不怪你!”朱由校那双充满爱意的眼睛温馨地看着张嫣,继续说道:“在这个世界上,朕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亲人,你算是最重要的一个。”
听完朱由校的话,张嫣的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涌出来,极力稳定住自己的情绪之后,她轻轻地说道:“陛下,坦白地说,东林派的人已经结成了一个死党。他们自诩为清流之士,平日在朝堂之上大谈人间正道、忠君爱国,而实际上只会空谈大道理,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单是这样也就罢了,他们平时非常擅于结党营私、搬弄是非、党同伐异,是我大明党争之巅峰,其害无穷啊!”
听着张嫣的话,朱由校皱起了眉头。
“当然,东林人也并非全是坏人,其中也有极少数的忠勇之士,比如说像杨涟、左光斗等人,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帝师孙承宗。”张嫣看了一眼朱由看了一眼朱由校之后,继续说道:“孙阁老不但是当今文坛的领袖人物,而且他在军事方面也是举世无双,此次经略辽东,是在危难之际领受君命,以他一己之力做到了“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千秋忠骨可见日月啊!”
“说得好!”朱由校忍不住叫出声来,放下手中的莲子羹,他激动地站起来:“吾师忠勇天下皆知,知朕者,爱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