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今年冬天晴日多,临近过年,阳光明媚,天清云淡,四季常青的树木生机勃勃。
沈星来的时候秋收刚忙完,顾家主要靠种地生活,海里没活,地里没活,这几个月刚好是一年当中最清闲的时候。
好人好报,上天对他还不,溺水没死把他送到古代,还给了他缓冲期来适应这个时代。
环境改变人,沈星从一开始的所适从躲在顾葭身后,到如今能端着碗站在门口大大方方的和路过的村里人唠嗑,谁还能找到沈少爷半分异乡人的影子?
一大早沈星捏着鼻子在茅房里速战速决地蹲完大号,立刻跑回屋里盥洗室清洗一番,这才敢自由呼吸。
近三个月了,沈少爷其他都能习惯,这五谷轮回之道是真没法习惯。
顾娘子是个利落爱干净的,顾家茅房比之其他人家像样许多,青砖建造的挺大一个屋子在杏花村里独一份。
茅房里头收拾的很整洁,青石板铺成的地面更是比很多人的卧房还排场。
假如沈星不是现代人,他或许会觉得顾家这样的条件已经很不了。
但终究不是抽水马桶,终究还是能看到……呕,沈星好想家。
还有手纸的问题,顾葭疼媳妇,乡下人谁那么金贵还专门花钱买草纸擦屁股?也就沈少爷偷摸着用上城里人才用得起的草纸。
对于顾葭来说,这已经是他所能给沈星的最好的东西了。
对于沈星来说,这样粗糙的草纸,哪怕拼夕夕上最劣质的纸巾都要比它强很多,何况他们家条件允许,纸巾这种必需品向来都用的是比较好的牌子。
普普通通很常见很不起眼的东西,是两个时代的天差地别,是两个人成长经历的鸿沟,悄悄地在细节中点点滴滴的呈现。
好在是嫁给了顾葭,沈星见过有些穷人家压根没有茅房,恭桶夜壶,呕,沈少爷反胃的厉害,不小心看到的场景在脑海里盘旋不散,一想起来他似乎又看到那些画面。
旱厕嘛,懂得都懂,80后90后乡下孩子对那种令人毛骨悚然的蛆应该是记忆深刻。
有那不讲究的人家,不及时清理恭桶,不定时整理茅房,一旦刮风下雨蛆虫满地……法想象炎热的夏天该如何度过,那简直能恶心死人。
特别美好的事物和特别恐怖的事物冲击力都特别大,沈星也就不小心见过一回,至今是他挥之不去的噩梦。
古代生产力低下,没有化肥,粑粑是天然肥料。肥水不流外人田,这里的人一泡尿一泡屎都要憋回家拉,甚至经常有人为了路上的牛粪吵架。
沈星亲眼看见一个大爷牵着牛回家,半途中牛拉了一大坨,大爷手里没有捡牛粪的工具,着急忙慌的拴好牛回来,已经被人扒拉走了。
然后因为一坨牛粪,大爷数了一圈嫌疑人,挨家挨户敲门,从自家牛粪的颜色,形状,臭味着手,愣是在千千万万的牛粪堆里找出了他家的牛拉出来的那一坨。
令人叹为观止的何止是这些,关于农家肥料之争,什么奇葩事没有,不想了不想了,再想他真要吐出来了。
说回沈星在顾家的婚后生活。他有点洁癖,在现代不算什么,在古代条件不允许,爱干净意味着费时费事费力。
顾娘子看不惯沈星大冬天的没流汗还每天晚上都要烧水洗澡的娇贵,明里暗里指桑骂槐地念叨着挑水辛苦,柴火不够烧。
顾葭闷声不吭地接手顾老爹挑水的活儿,每天早中晚水缸里的水都是满的。
都是烧柴火的,这时候的山里不像现代那样到处都是枯木落叶,附近的山头能烧火的都被老弱妇孺清空的一干二净。
顾葭领着沈星往深山里跑,一个砍树折树枝,一个整理打包,夫唱夫随,两人几天时间搞了整整一个柴房的柴火。
两人在一块儿,潜移默化下会逐渐变得越来越像,顾葭也养成了每天沐浴的习惯。
洗澡好啊,两个人一起洗澡更好啊。
鸳鸯浴真是好刺激。
“阿星,你看,成功了!”顾葭兴奋的拧着竹制开关,流水通过竹管潺潺落到水缸里,泛起层层涟漪。
沈星惊讶不已,他只是在山中看到成片成片的竹林时,顺口提了一句视频号上看过的天然水管竹子引流山水到家觉得很神奇,顾葭缠着他问了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