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对橘道贞的烦人有些反感,不过这一点和泉式部是赞同的。
“难得晴明先生和和泉都在这里,要不我们三人也切磋切磋?我可是经常听和泉提起,晴明先生可是一个诗词天赋很高的人,你的那一首青玉案-元夕我也拜读过,的确是惊艳绝绝。”
晴明不知道的是自己的那一首青玉案-元夕在京都已经开始疯传了,已经一个多月过去,热度虽然消减,但人们对作者安晴明仍然好奇,只不过平时晴明足不出户对这些事情不了解罢了,经常去街上的萤草是后面来的,根本不知道有这么回事。
“随便啦,我无所谓,你问和泉式部吧。”晴明苦笑,他自己是没什么真才实学的,字还写的很丑,要说也就是阴阳术厉害一点,文学这方面嘛,抄袭而已,不过晴明也不和他们解释了,解释了也没用。
“好啊,我也是没有问题的,来来来,我不信晴明次次都能写出那么惊艳的诗来,我今天就要压他一回。”
一说到对诗和泉式部可就来劲了,这是她的爱好,也是她擅长的,和泉式部会来一方面是因为橘道贞的邀请,另一方面,在这里的确有一个很好的氛围。
“那我来出题。”橘道贞毛遂自荐。
“来来来,随便出题。”
以什么入题倒是不重要,作诗讲的就是读书人平时的积累,以什么入题其实都差不多。
嗒嗒嗒嗒嗒……
橘道贞敲击着桌子,认真地想着以什么入题。
“这已经是十月份了,我们就以秋入题吧,怎么样?我在这三人里面恐怕是最外行的了,我第一个,抛砖引玉。”
橘道贞也很是谦虚,虽然晴明没有见过橘道贞的诗,不过想来应该不会太差,毕竟是追求和泉式部的人,橘道贞清楚地知道和泉式部希望自己的伴侣至少拥有和她差不多的诗词能力,所以晴明觉得橘道贞绝对也是这方面很厉害的人。
和泉式部和晴明也不说话,就看着橘道贞,翘首以盼。
橘道贞眼睛围着眼眶打了一转,没有纸没笔,只能直接说。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梧桐应秋落,预示秋的到来,雨打芭蕉声更添几分愁绪。”和泉式部频频点头。
“身上十年事,家中二老忧,都上心头。”
晴明侧目,虽说不是什么文化人,但也是能够听懂其中意思的,第一句就如和泉式部所说的那样,这第二句就有点意思了,不知这是为何事?不知二老忧的是什么?如今上心头又是怎么个意思呢?
晴明觉得和和泉式部有关系,十年,发小啊,情感真够深远的。
虽说是写秋,可竟是将自己的生平情感经历囊括其中,一边写悲,一边写情,融情于世,融诗于情,自己恋情的坎坷化作悲秋,悲上加悲,当真是让人同情。
而和泉式部脸色也有些怪异,三人对这首诗也都心知肚明。
“才疏学浅,不足道也,我就是抛砖引玉了,不知和泉和晴明先生可有妙句?”
这样的诗句还说才疏学浅,恐怕是折煞人了,这一桌的人可都不简单。
“我来,既然橘道贞抛砖引玉,那我就压个轴吧。”
橘道贞自觉不足,把自己比作一块砖头,而和泉式部觉得这一桌人最有学识的便是安倍晴明了,所以让自己成为了一个压轴的。
压轴通常是指倒数第二个,虽然这桌就三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