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烧钱的特效(2 / 2)

刘导的请求反而让楚风想到了全息投影仪又一个新的发展项目,就是电影的拍摄场景。</p>

好莱坞的大片都有很高的票房,原因就是好莱坞的特效做得太好了!</p>

可是特效好,那都是“烧钱”烧出来的,《变形金刚5》制作成本2.17亿花旗币,特效占1.3亿花旗币。</p>

《阿凡达》制作成本2.37亿,特效占1.5亿美元。</p>

《蜘蛛侠3》制作成本2.58亿,特效占1.55亿。</p>

《加勒比海盗3》制作成本3.42亿,特效占2亿。</p>

所以好莱坞的视觉大片,特效费用至少占总制作费的60%以上!</p>

所以按照平均一部电影片长两小时来算,“一秒钟几十万上下”可真的不是在开玩笑。</p>

而真实的拍摄场景很多人都知道,都是演员拿着道具,在一片被绿布包围的场景拍摄出来的,如果没有特效加持,那画面简直辣眼睛,谁看谁知道啊,所以拍摄的时候很多演员容易笑场和出戏。</p>

而特效为什么烧钱?</p>

现在的特效大片,都采用IMAX规格拍摄和放映,相较以前标准更高,画幅更大,使得特效制作的工程量成倍增加。</p>

特效是用电脑来做没错,不过可不是我们平时用的普通电脑,而是大型的工作站、服务器,嗯……它们价格是这样的,大家随意感受一下……NVIDIADGX-STATICN水冷深度工作站四片55万,联想IMB存储服务器46万……</p>

就是这样一台顶级配置的硬件,也需要连续运行50个小时,才能渲染出1帧特效画面,而电影1秒至少有24帧,一段时长5秒的的特效镜头,一台机器要渲染250天!</p>

为了压缩渲染时间,提升效率,只有简单粗暴地增加硬件数量。像工业光魔、WetaDigital这些成熟的大型特效公司,内部都搭建了自己的渲染农场,里面有上千台工作站和服务器在日夜运转。</p>

很多人估计连电费都付不起……</p>

而就服务器和工作站的价格,嗯……再乘个上千倍,差不多就是特效制作最基础的硬件成本了。</p>

特效制作每个环节都要用到大量专业软件,价格不菲。制作特效用到的Houdini,售价4495美金;</p>

做三维动画用到的Maya,售价1470美金/年;</p>

还有绘制贴图用到的Mari、渲染用到的Arnold/RenderMan、合成用到的Nuke等等……</p>

这些软件大部分都是按年收费,有时一台机器同时安装好几十个软件也是常有的事,而且每台机器都得购买正版,好嘛……这又得乘以上千倍……</p>

再加上电影特效工序环节多、软件调试繁杂、制作耗时长,需要上千人耗时数年共同完成,《阿凡达》特效团队1855人、《泰坦尼克号》739人、《复仇者联盟》1453人、《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1180人、《变形金刚3》1178人。</p>

这些特效师按大概6:3:1的比例,分为普通特效师、高级特效师、顶级特效师,在团队中担任着不同的职责。</p>

在花旗国这个电影工业大国,普通特效师年薪约4万、高级特效师年薪约6万、顶级特效师年薪约15万。</p>

这样一个1000人的团队,一年下来光工资就要5700万!而一部电影的制作周期通常需要2-3年,使得人力支出成为了最大的成本。</p>

算下来确实恐怖,而用全息投影仪来作为场景特效来做要省多少钱?我估计没有几个人会拒绝这个事情!</p>

而敲门砖就是《喋血长平》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