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人一边聊天一边慢慢朝宾馆走去。
在他们身后,跟着一群人。
这些都是一起去沙漠里的人。
回到宾馆,姜文娟并没有立刻回到自己房间,而是拉着元峥在二楼的咖啡厅里面,慢慢品尝着咖啡,一边听着音乐。
元峥也很喜欢这样。
两人就这样静静地等到快十点的时候,这才各自回到房间。
元峥这个房间里面的其他三人都在宿舍里。
没有多长时间,一个彪悍的年轻人,进来房间里,问清楚一个人的名字,递给他一个铭牌。
元峥的牌子上写着八十七这个数字。
看看房间里面其他人牌子上的数字,都不是互相挨着的。
元峥走出房间的时候,姜文娟也正过来找他。
姜文娟的数字是八十八。
看来是把熟人或者是一个个小团体的人分配在一起。
蒋老师的数字应该是八十九或者八十六了。
十一点的时候,楼道里有人在喊:“出发了!所有人注意,出发了!”
这一层都是他们一伙的,这个时候也不怕扰民了。
元峥帮着姜文娟提着行李,看见蒋老师在前面,顺手也把蒋老师的行李箱提起。
蒋老师问道:“我是八十六号,你们是多少号?”
姜文娟说道:“他八十七,我八十八。”
蒋老师笑着说:“这样安排好,邻近的都是互相认识的,有事也能帮助一下。”
姜文娟点头说道:“就是!”
他们走出宾馆的旋转门后,外面已经停着三辆大巴车。
第一辆车上贴着1-36第二辆车上贴着37-72,第三辆车上贴着73-108.
所有人一看就明白各自应该上那辆车。
元峥感觉到了,这次考古的管理人员,安排的细心。
三辆大巴很快启动,直接开到机场登机坪。
还没有下车的时候,大巴车司机对车上乘客喊道:“上飞机后,也按照这个顺序就坐。”
元峥他们上飞机后,果然在位置上看见八十七这个号码,紧挨着的就是姜文娟和蒋老师。
在空中飞了五个多小时后,下了飞机,这一百多人,又上了三辆大巴车。
如果不是位置不对,这些人都会认为这三辆大巴,就是他们从宾馆出来时乘坐的那三辆了。
这一次,大巴车后面跟了十七辆各种各样的车,有大货车,有平板车,有吉普车。
夜色下元峥只能大概看到这些。
天亮的时候,大巴车停下来,让大家下车休息一下。
男左女右,各自按性别去各自的方向。
休息十分钟。
大巴车继续前进,这一次只开了一个小时,又停下来,让大家吃早餐。
候主持对着大巴车上下来的这些人说道:“今天的早餐就比较简单了,只有盒饭。
中午和晚上都只有干粮,估计今天晚上十点左右能够到达目的地。”
这次分发的盒饭其实不简单,里面的菜式有八种,明显就不是一般小店的风格。
特别不容易的是,还有一小碗汤。
元峥看着眼前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不禁为这支队伍的组织者的后勤补给能力赞叹起来。
吃过饭,又休息了十五分钟。
元峥这次认真看过,后面跟着的大货车有七辆,都是带有帐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