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可有闲暇上楼一叙?”
唐灵儿用词倒还客气,只是这口气听起来不像是有好事。
而且话里话外的,就是在说秦王太闲。作为摄政王,不去忙碌军政大事,竟然在小院子看孩子捏泥人。还能不能有点正经精神?
女人对丈夫的要求,往往是要超过自己。唐灵儿是女强人,她对自己要求很高,对丈夫要求更高。某种意义上说,秦王妃也算是良妻,因为她时刻都在鞭策丈夫,要求丈夫上进。可有的时候,她这样强势的性格会破坏家庭幸福感。
比如苏御现在的正愉快玩耍,被她泼了一头冷水。
还有,此时苏御再上进,还能往哪上?摄政王的上头可就是皇帝了。
但有的女人就是这样,看不得丈夫原地踏步,故而“夫人眼中无大夫”。无论男人在外面多么风光,在强势老婆眼里你也是个普通人。除非男人累得要死,女人认为你已尽力,她才稍微放缓压力。可这不代表她很满意,因为累得要死你都没成功,说明你无能。
当然,这只是在说一类女人,而不是所有女人。
在欧阳镜看来,女人大体分为九类。不此赘述。
性格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立场不同,看待事物的观点就不同。比如孔婷就认为,现在的秦王已经很成功了。而冯瑜认为,秦王的身份已经太高,高到让人害怕。
可是在唐灵儿面前,这似乎还不够,看她站在二楼窗边巍峨耸立的样子,强势正妃的派头展露无遗,无以复加。
但这也不能全都怪她,从她出生那天开始,就按照皇后的标准培养的。她也是按照皇后的标准约束自己。
这也是当初她瞧不起苏御的原因。
本要嫁给真龙当鸾凤,岂能看上落魄小子。
但如今,她明知道自己已不再是一家之主,可她还是这个样子。这是她骨子里的东西。就好像当年唐皇后。万隆皇帝那么优秀,最后二人还是把生活过得家破人亡。那唐皇后,就是到死,也不肯承认自己杀宫女是错的。
苏御认为,女人越强势,幸福感越低。
放下那多欲望,会让人活得轻松。自己轻松,家人也轻松。
但强势的女人往往是听不进劝的,比如唐皇后和唐灵儿这姑侄俩。她们激昂亢奋,顽强不屈,宁折不弯,硬杠到底。
欲破此局,当用欧阳镜《术女十法》第七招,“兵来将不挡,水来土不掩,待敌傲娇松懈,让她高高又高高”。
欧阳镜口中“高高”,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苏御来到宵凤阁二楼书房,见王珣正在沏茶,她一贯保持与郡主相同的表情,甚至放大郡主的表情。就好像弹簧上了劲,发条上了弦。
郡主心情愉悦,她兴高采烈;郡主无聊,她就犯困;郡主板着脸,她沉着脸冷着眼;郡主生气,她怒目瞪视。
不过在苏御登上摄政之位后,王珣倒是没有以前那么锋利了。
但在苏御看来,这都是表象,她仅仅是给利刃包上一层布皮。扯下布皮,她还是那个锋牙利爪的王珣。
苏御不紧不慢的坐下,模仿唐灵儿那副一本真经的派头说:“爱妃唤本王何事?”
唐灵儿声音高亢道:“妾以为,秦王身为摄政,应专注大事,广布恩德,而不是在这区区小院里陪孩子玩耍。秦王殿里,寥寥几名秘书郎,多是平庸之辈,不堪重用,不足以分担秦王之重任……”
《尚书传》有云:“役人贱者,男曰臣女曰妾。”《周礼注》有云:“臣妾,男女贫贱之称。”《战国策·秦四》:“百姓不聊生,族类离散,流亡为臣妾。”注云“男为人臣,女为妾”。
面对皇王,男人称自己为臣,女人称自己为妾。就是皇后见到皇帝,也称自己为妾。“臣妾”二字同时出现,往往指的是一群人,何时变成皇王妃的自称,不得考。在梁朝,妃子们极少自称“臣妾”。
唐灵儿把苏御叫上楼来,絮絮叨叨说了一大堆,无外乎都是什么“励精图治”“发愤图强”“君子自强不息”之类的话。听得苏御一阵头大,后来干脆不听了,倒在榻上胡思乱想起来。
忽而想起怀孕的朱雀,有些内疚,心想应该找时间去看看才好……
“相夫教子,良妻之本分,你怎听不进我的话?”唐灵儿正色道:“你起来仔细听,休要懒散。”
她又上劲儿了,谦辞不见,都是“你我”代称。
见苏御赖在榻上不起来,她伸手去掐,抬脚去蹬。
苏御用手指戳她,夫妻二人疯闹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