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最早出现于人类新石器时代。
它的做法简单,取材方便,把粘土搓成想要的形状,使劲儿烧就行。
但这样做出来的陶器有个缺点——会渗水,得上釉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他姥爷就是做陶器的,从小到大的假期里,他最爱去姥姥家玩,没少做这玩意。
不过,他跟着姥爷做的都是大件,像花盆、腌酸菜的坛子、大水缸等等,做碗还是第一次。
其次要做的是釉料。
现代工艺的瓷器,釉基本都是经过一定的科学配比或者工匠的经验,使用各种材料如石英、滑石、高岭土等研磨成粉制成。
他没时间研究和寻找材料,况且也不需要把陶碗做的多么精致。
就是个吃饭的东西,又不是艺术品。
所以他用了他姥爷早期的一个制作釉料的方法——黄泥巴水加草木灰。
黄泥中含有铝、钙、镁和铬,而草木灰中则含有锰、铁、钛、钠、铝等元素,调和以后,就是一种特殊的釉材料,经高温后融化,会在碗的表面变成一层光滑的釉层,既美观又防水。
然后是上釉。
也有很多方法,有蘸、荡、浇、刷、洒、轮等方法,木碗太小,只能采用刷的方式。
他铲了一把细草,缠起来当刷子,沾着碗里的泥巴水,把碗胚里里外外都刷了一遍,放在一边晾着,嘱咐小孩子不要乱摸。
然后把引燃的炭铲进窑里,加入更多的木炭后,把泥碗放进去,封上门,铲一块树皮当扇子,对着进风口扇。
扇了一会,他累的胳膊疼,喊正在旁边玩泥巴的小孩子过来,排队当扇风童子。
他则在旁边填料,给他们讲故事。
故事内容是他以前看的网文,以及能想到的志怪,各种飞来飞去的剑仙、凶神恶煞的妖怪,飞天遁地的法师、移山挪海的大力士等等。
这群孩子哪里听过这个,一个二个围过来,激动的满脸通红,肚子饿的咕咕叫,小胳膊也不舍得停下来。
中午时分,小叶子带着果子过来。
小孩子吃着果子催他继续讲故事。
小叶子笑着说道:
“我也要听”
赵治用抓木炭的手在她脸上抹了一把,说道:
“这故事都讲一半了,前面的你没听到,下次给你讲个新的”
小叶子锤了他一下跑开。
到傍晚,木炭用了一小半,他看火候已到,不再投料。
几个小孩子又勉强扇了一会,累的坐在地上,连故事也不想听了。
见太阳已落山,他催促他们回去。
坐土坡上等了一会,趁天还有一丝微光,他打开窑门,用几片叶子包着,把烧好的碗拿出来,赶紧往村里走。
走着走着,天完全黑透,林子里各种动物的叫声响起来,此起彼伏的乱人心神。
四下里一片漆黑,完全看不清路,他心里虽有些慌乱,也只能循着记忆,慢慢摸索行走,生怕被地上的石头或者草丛里的碎骨头扎到脚。
这时,远处的村落里忽然亮起一点火光,一起一伏地向土坡方向飘来。
光带来了希望,他抱着温热的碗,向这一点火光走去。
快走到跟前时,他喊了一句:
“虎子哥?!”
“小鱼!”
虎子一手举火把一手提尖刺,走到跟前,二话不说先踹了他一脚,随后吼道:
“叫你天黑不回家!知道你阿爸是怎么死的吗?就是你天黑乱跑,你阿爸出去找你,才被饿狼咬伤后死的。快走,跟我回去!”
赵治被他踹了个趔趄,差点把怀里的碗扔出去,但他不敢反驳,毕竟这么晚待在荒郊野外,确实太过危险。
不说野兽,草丛中的毒蛇都够吃一壶。
两人举着火把回到家,见小叶子、女人和鹰叔都在门口站着。
女人见他回来,跑过来抱住他,手掌不停地摩挲着他的脖子和脸。
“哎,这女人……”,他推开女人,到棚子里坐下,把怀里的碗放在地上,揭开上面的叶子,拿起一块肉大嚼起来。
“鹰叔,虎子,你们看看这是什么?这个比木碗好用!”
鹰叔扭头,看见地上一只通体红润,在火光映照下散发着光泽的碗状物体,跑过来拿在手中,颤声说道:
“火把拿近点儿”
虎子挠挠头走过去。
“这个碗是哪里弄来的?”
鹰叔捧着碗,双手不停地转着看。
“嗯,我做的,花了两天功夫,除了不圆,用来装饭是一流的”
“你怎么会做咱们老祖宗用的东西?!”
“老祖宗?!”,他疑惑地问道:
“这种碗您见过?”
“小时候听我阿爸说过,这碗还有吗?”
赵治看他的手有些颤抖,笑着说道:
“叔,您别激动,做这东西简单的很,就是窑太小,不然能做更多”
鹰叔双眼不离陶碗:
“你先吃饭,明天我看你是怎么做出来的”
吃完后,鹰叔已经睡下了,他也只好把一肚子的问题先按下。
他早想找个人问问山村的情况,只是苦于没有这个叫小鱼的记忆,不知道该怎么和这些村民打交道。
村里的人大多很沉默,万一哪句问的不对,被杀了吃掉,那真是死的不明不白。
他摸黑进了屋子,刚躺下,小叶子冷不防的捶了他几下。
“别乱打,哎哟,别打这里……,打坏了生不出孩子!”
“谁叫你把我的脸抹黑,让人家笑话”
“就是想逗你玩,别生气,来,躺下,我还给你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