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赤展辉实在有些受不了震得耳鸣的嘈杂,狠狠一拍桌面,“呯”的一声剧震,才使得参会者们恍然大悟,这里可还是在大会议室,当着皇帝陛下呢——大家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君前失礼,该受处罚的。
会议室里安静了下来,司徒煌揉揉脑门,这才继续:“现在,不是要讨论这个消息真实与否,已经证实过了,也有实物证据,所以也不用大家质疑什么。现在要做的,是帝国要怎么做!还有就是如何赏赐!依陛下的建议,要为今后再出现类似情况,做出一个范例来。所以,诸位帝国栋梁,就请为此讨论出一个结果。而且,今天就要,帝国没有时间等待!”
对于前一个议题,其实没有什么不好说的,不外乎就是怎么下手,并且得手以后,怎么分配利益;而后者,虽然不知道这一次的空间通道是哪个好家伙发现的,但按照陛下的意思,要做成永例,那就是说,不管是将来再有发现的发现者是贵族还是平民,都会一视同仁,而这,就需要好好研究一下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使是平民,谁又敢保证人家祖上未必就不是出身贵族呢?毕竟按照帝国的《爵位继承法》,首先只有一个子女能继承爵位,再有,爵位也是要降等袭爵的,只要没有足够的军功,说不定今年你家还是侯爵,过几年子女就成了子爵,在下一代,就变成了爵士这种名誉称号,再下一代,就退出了贵族的行列——即使是拥有了实封封地的公爵、侯爵和伯爵,一代只降一等,三代以后,一样是接近退出贵族圈了!
这毕竟是一种尴尬的境遇,其实也是开国皇帝赤炎辉陛下考虑到帝国疆域有限,很容易造成贵族为数众多,占据了所有的上升通道,或者数代经营领地,实际上与帝国并不亲近,甚至导致反戈的问题,所以,只要不能为帝国立下足够的军功,别看是大公爵,一样有退圈的一天!其实司徒家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啊。
但是,今天得知了帝国有人能够联通一个异世界,就代表了未来会有更多的异世界被联通,以帝国的力量,进行异世界的殖民行动,未必就不能成功啊!、而那就代表了帝国会拥有更多的土地,到时候《爵位继承法》对于在座的众位来说,对于帝国的勋贵阶层来说,还是一个问题吗?就连原本武勋们最担心提出反对意见的帝国内阁的众多文官,这一次都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司徒煌和赤展辉此前也曾考虑过帝国文官集团对于开发异世界的态度,最终还是认为,文官集团不会反对,反而会大力赞成。说来也是,按照赤炎辉陛下的祖训,帝国的文官是不能封爵的,即使有人立下大功,最高也只能得到一个爵士的荣誉称号,实封更是不可能的!避免的就是文官集团上台并且牢牢把持住了各级官府之后,以文驭武,造成帝国的衰败。
所以,终光明帝国开国以降近七百年历史,只有开国之初担任过帝国各部长官的文官,曾经得到过封爵,那也是因为开国之初,这些文官同样承担了大量的军事行动的缘故,而当年的那些文官,在后世,基本上都成为了武勋世家中的一员。
然而,有哪个文官不愿意拥有军功,并且得以封爵呢?即便以文官的身份无法建立军功,多出来的新世界,也能多出来更多的官员职位,要知道文官也是有自己的家族、亲眷、朋友和学生的!为家族、亲眷、朋友和学生,谋福利,不是应当的吗?要真是按照帝国如今的和平繁荣的环境,帝国又能有多少现成的职位,等着大家呢?一个萝卜一个坑,哪个家族的后人要想上位,不得踩下几个旁的家族的成员,当然更多的被踩下的还是出身普通的平民子弟。
可是问题又来了,要是帝国所有的职位都被文官世家把持,估计皇帝陛下也就该展开一次新的大清洗了!这种事帝国立国七百年,可是没少有皇帝陛下这么干过,反正皇室也不担心什么,想当官的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可是两条腿的人,绝对不少啊!所以,尽管说的是文官集团,但出身文官世家的官员,也不过只占了帝国官员总数的三成!而这个比例,就是皇室与文官集团之间的妥协博弈的结果。
当然了,这次会议的议题好解决,毕竟是给在座的所有人或者说所有层级,都带来了大量的好处,所以商议的结果,能分配给发现者的赏赐,也极为丰厚,首先要由皇室封爵,按照所发现的异世界的丰饶程度,给予从爵士到伯爵的奖励,这还是初始奖励,后续的话,看帝国开发的困难程度,以及占据的地盘大小,再给予晋升,最高只能到侯爵为止——这是不需要军功的。当然,如果发现者同样还有大量的军功,继续晋升不是问题。虽然公爵就是除了皇室以外的最高封爵,但封地可没有限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