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莲想通了,也不为难自己了。
想着下午黄秀英让问领建军的事,得告诉领建军,去不去还需要商量,便嘱咐领书瑶自己看书学习,他们一会儿就来。
领建军和柳莲出了房门,路过小厅,就在院中的竹椅上坐下来。
“今天黄姐说游大哥今年联系了人,说城里这段时间工地特别缺工人,要求不高,工钱还行,一直到年前这几个月都能挣钱。”
“她让我问问你,要不要和游大哥一起去?”
“能进城打工那肯定比在蒋家挣的多,只是城里离家就远了,你们娘俩在家,长时间看不到,我不是很放心。”
“我还以你担心啥呢,你在家我和闺女也没好到哪里去。所以你尽管放心,我去哪儿都尽量带着她,她都五岁了,多多少少都懂了,你不用担心我们。”
柳莲想让领建军出去挣钱,自己家生活能过得好些,领书瑶大了,读书虽然不要学费,但是书本费什么也还是要的,看领书瑶的样子,应该是很爱学习的,不能在钱这儿断了她的路。
“可是,媳妇儿,我要是……”
“领建军,你就说想不想你老婆和女儿过得好点?”
“当然想了!”
“这不就成了,等你今年出去挣这三个多月的钱,回来了咱们得想办法把家分了。自己过小家才会有奔头。一直和你爸妈一起,挣得钱都平分,分去的也没见他们给瑶瑶买点吃的喝的,更别说买衣服手绢什么的了。”
柳莲在领建军耳旁压低声音,愤愤不平地说着。
“他们养育你,我们照顾他们,孝敬他们虽是应该的,但是也不能愚孝呀。我们还有女儿,她的未来不得要多想想。现在孩子都要读书,早读书才多读书才有出路。”
“你说呢?”
领建军被柳莲的分家另过给震惊地法言语,都说父母健在不分家,就算领佑华和陈述珍再怎么过分,他都不曾想过分家的。
从他记事起,来到领佑华家,改名领建军后,领佑华和陈述珍说的都是让他主动分担地里的活,养他长大,是想让他给他们养老的。
因为领家比他原来的家好太多了,他对领佑华夫妻是很感恩和尊敬的。哪怕是瑶瑶生病了,去借钱没借到他都只是失望,并不曾怨恨他们。
听柳莲说完后,竟然发现自己愚钝至极。
怎么就认为领佑华和陈述珍他们这些人能对他和他的妻儿好,对他这便宜儿子都是有利可图便笑脸相迎,没好处从来都是冷眼相待。
领佑华仔细想着这些年来,他和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自己就是百般讨好,也不会夸他多一个字。
反观那些出嫁了的姐姐妹妹,谁随便拿点吃的,都能被领佑华他们念叨好一阵子。自己每次结工钱,都分他们一半,也没见他们出去讲自己儿子又给拿了多少多少钱。
算了,以前都当真心喂了狗。柳莲说的不,要多为瑶瑶考虑了,多为自己小家考虑,分家了说不得自己还能再要一个孩子呢。
柳莲见他低着头,也没说话,想来是自己在想事。
柳莲抬了抬手,想拍领建军的肩膀的,这时,领建军转头看着她,说道:
“老婆,我听你你的,明天就笑游大哥一起聊聊去城里的细节,好了就去蒋家把工辞了,等我挣了钱就回来。”
“嗯,去休息吧,这事也得一步一步地来。”
两人回屋的时候正看见领书瑶蹑手蹑脚地跑回小桌旁,柳莲和领建军相视一笑,什么都没说。
回去就张罗领书瑶睡觉,领书瑶生病时,为了方便照顾她,是和柳莲一起睡的,这下病好了,就又回阁楼上去睡了。这样也挺好,免得自己撞见不该撞见的。
一夜话。
既然已经决定去城里务工,领建军一早就去游家,找游安林问细节去了。
游安林见领建军来,就知道领建军大概是同意和他一起进城了。等两人廊下碰头,都点了烟抽两口才开始他们的谈话。
“听我老婆说你这两天在邀人去城里?”
“嗯,我这儿找了有五个人,你要去的话就是六个,我们组成一个队伍,这样好找活些,人多互相也有个照应。”
“可靠吗?我们本来没什么钱,要是不可靠的话,只怕到时候白跑一趟。”
“应该可靠,是梁德明和梁德富他们带回来的,他们都拿到钱了,这下又准备去,应该是没得啥问题。”
“那他们为什么还回来,不回来不是挣的更多?”
“不晓得嘛,具体人家也没讲。我们主要还是他们带着去。那你去不?”
“去,为了孩子,怎么也得去。”
“那行,三天后就出发,正好赶集,有班车可以到镇上。”
“好的,那我回去收拾安排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