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腮胡男人似乎很乐于看到美国人的溃逃,一脸兴奋得宛如自己曾经亲临现场一般:“然后日本的舰队也不敢反击,灰溜溜的撤回去了!”
“中国的海军这么强大吗?”
大多数工人其实不太关心军事方面的新闻,不过因为近些年不断和中国的合作,以及市场上中国商品的流行,所以对中国的印象非常不。
“那是当然!”
络腮胡男人兴奋的挥着手:“中国在朝鲜把美国人赶下海,又肢解了印度,现在击沉日本军舰后,吓得美日舰队后撤,这实力还差吗?”
“中国真的是太厉害了!”
“就是,我看中国比苏联厉害!”
在工人们兴奋的聊天中,络腮胡注意到一个戴眼镜的工程师一脸的不满,不过还没等他发出疑问,那个工程师便开口说:“你这都是从哪里听来的?中国人怎么可能有那么大胆子?苏联也不可能那么容易就撤回来,我看这一切一定是有其他原因的。”
络腮胡知道这个工程师之前和苏联人关系不,所以自然不喜欢听大家污蔑苏联,于是便有些激动的说:“我当然是在杂志和报纸上看到的了!《新德国报纸,还有《阅读者杂志(由中国在东德创办的杂志)上都有相关的报道!而且苏联撤退怎么会有其他原因?根本就是苏联人胆子小,实力不够!而中国则是有着足够的实力!几乎通常的场合,苏联被美国逼的撤退,中国却把美国逼走,这就是证据!”
这个戴眼镜的工程师平时确实也很少读报纸杂志,见状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闭上了嘴安静地听自己的同事们吹牛聊天。
当然,这只是这一时期,华约国家民众间舆论的一个小小缩影,不过如果大家觉得这就已经让苏联跌下神坛的话,那么苏联接下来的做法则更加加快了普通人对苏联的失望。
1962年的10月26日,就在苏联的运输船被美国人登船检查的第二天一早,刚在白宫办公室坐下的肯尼迪便收到了由苏联大使馆递交的来自赫鲁晓夫的亲笔信,赫鲁晓夫在信中坦率而温和的表示,他希望美苏之间的紧张局势能够有所缓解,最终避免核战,只要美国保证绝不入侵古巴,并解除对古巴的封锁,那苏联也承诺将会撤回导弹;
这封信的到来让肯尼迪颇感意外,于是他紧急召集了自己的智库们来一起分析这封信。
曾经参与策划过肯尼迪竞选总统的威尔逊在反复看过这封信后,认为这封信应该确实是来自于赫鲁晓夫:“我认为苏联的外交部门不会在这种事情上造假,他们也确实没有这个必要,而且虽然我们之前听到过一些传闻,比如苏共党内有为数不少的、并不赞同赫鲁晓夫理念的反对派,但是赫鲁晓夫在任的这些年,苏联的经济确实有极大的好转,所以赫鲁晓夫的这封信,应该也是代表了苏共内部意见的统一的――我们应该慎重考虑赫鲁晓夫的建议。”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觉得赫鲁晓夫是不是软化了?其实虽然此时的赫鲁晓夫并不想过于激化美苏矛盾,但是在此期间,古巴方面却突然接到了苏联的命令,命令要求在古巴的所有军队进行高度戒备,42枚在古巴的核弹全部装进中程导弹中,等待发射命令;7艘苏联潜艇携带装着核弹的鱼雷在阴森的太平洋海底待命;而古巴全国的武装力量也进行了一级战斗准备,哈瓦那的街道上随处可见的坦克与部队人员,此时还在古巴进行建设的中国工程队员和外交人员们也全部被护送到了防空洞内,当被问及是否会爆发战争时,那些年轻的古巴士兵笑着说:“我们也不知道”。
由此可见,此时苏联内部的声音也并不统一。
一天后,一封经过苏联外交部门加工的、态度傲慢且具有攻击性的信又到了美国人手里。信中的态度与前一天赫鲁晓夫的信不同之处在于,苏联方面提出美国需要撤出在土耳其和意大利的导弹作为交换条件,只要美国撤除在这两地部署的导弹,那么苏联也承诺其撤除古巴的导弹。
而这一次,肯尼迪是彻底懵了――苏联在搞什么?怎么翻脸比翻书还快?昨天还温柔得像是个见到钱的妓女一般,绝口不提土耳其和意大利的事情,怎么今天又像是高利贷一样追加了新的要求?那明天一早,苏联会不会又发来一封信,提出更过分的要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