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着主席最近的一个戴眼镜的同学孟宪国说:“大一的时候,我们是两个荤菜和六个素菜,后来大二一开学,就换上四荤四素。”
毛主席点了点头:“你看着很年轻呀,今年多大了?”
“我今年18岁,是公主岭人。”
孟宪国回答着。
“18岁?就读大三啦?”
毛主席也有点意外:“那你和班级的同学比起来,还是个小弟弟呢。”
“毛主席,孟宪国可是我们这儿的‘神通’呐!”
一边的同学起哄道:“他8岁上小学,小学连跳两级,总共就读了4年,然后初一读完后就又跳级,高中也跳级了,后来参加高考就靠近咱们吉林大学了!考进来那年才刚16岁!”
听到孟宪国16岁就考进了吉林大学这种重点大学,毛主席也有些惊讶,他一边从自己一筷未动的餐盘里夹出几块肉分给了大家,一边对孟宪国说:“你学习这么好,是有什么诀窍吗?”
“我……这……”孟宪国也不知道该咋说,只是嘿嘿笑了笑。
“主席,孟宪国就是记性好,学东西快!”
另一个同学说:“他去图书馆看书,看一遍就能背下来!那些数学公式,他没学过,只是看一眼,就能猜到个七八成!我们数学系的教授还经常邀请他去数学组一起讨论呐!”
“毛主席。”
这个时候,校长吃好了饭凑了过来,向主席介绍着孟宪国:“这个同学可不容易啊,他老家住在公主岭旁边的农村,原本是没什么学校的,后来国家修了从他家到公主岭的路,然后咱们教育局还专门派人去宣讲,要求适龄儿童都要上学,所以他8岁才去公主岭读的小学,不过这一读书才发现,这孩子数学学得特别好,认字也快,就这么不断跳级,16岁就考进咱们学校啦!这个事儿两年前还上过咱们吉林日报的头条新闻呢!”
“好啊。”
毛主席笑了笑,又拍了拍孟宪国的肩膀,转身对大家说:“同学们,大家是国家的栋梁,也是国家的希望,以后的中国,是需要像大家这样的英才来建设的。”
“毛主席,您放心,我们一定努力学习!”
同学们也激动的回答着。
而在一旁的小强却想了更多:这,就是为全民义务教育、免费教育和修路的重要性,如果基础教育收费,如果交通不便,显然,像是孟宪国这样的天才学生很可能会在偏僻的农村、山区这样的地方种一辈子地,但是读书不花钱,学校提供午饭,加上有了相对便利的交通,这些孩子才有了读书的机会,才能够有更好的未来……虽然历史上,中国的科研团队里并没有孟宪国这个人,但是小强却有一种强烈的预感,孟宪国一定会在理科上做出惊人的成绩,而更多的孟宪国,将会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吃过午饭后,主席又参观了吉林大学的教学设施后,便在同学们的欢送下离开了吉大,随后,主席当晚又搭乘火车,来到了辽宁省的沈阳市。
和长春一样,沈阳市的领导也没有大张旗鼓的搞欢迎晚宴,只是和主席小强一起吃了个普通的接待餐,接着第二天,便陪同着主席和小强视察了沈阳的重要军工设施和重点科研院校。
在沈阳的沈阳飞机制造厂,主席和小强还参观了已经被拆解后,用于研究和学习的苏27战斗机,并且观看了试飞员试飞歼11a的表演――虽然这是后世型号最老的歼11a,而且出于安全考虑,并没有要求沈飞的试飞员去飞一些特技,只是让他驾驶歼11a在沈飞上空盘旋了几圈,做了几个俯冲和拉起的动作――毕竟这架飞机大部分零件都大修过,加上本身大家又没太多维护和检修三代机的经验,但是毕竟这是正儿八经的三代机啊,是那种可以吊打二代机的存在,所以在地上仰着头观看歼11a飞行的主席和小强还是非常开心的,主席更是对沈飞的技术人员和专家说:“这架飞机虽然不是我们设计的,但是我们可以从这架飞机上得到很多新技术和设计的灵感,买飞机当然容易,但是造飞机的意义更重大,希望沈飞在有了这么丰富的技术积累后,能够研发出新中国自己的先进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