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兰德不冷不热的嗯了一声,心里却已经打好了算盘――论如何,自己都必须要和中国人在冷冻和速食食品领域进行合作了!只是这合作的方式……一想到自己之前碰的那些壁,利兰德的表情又一次纠结了起来。
“这是香港英东食品公司的联系方式。”
中国的工作人员看出了利兰德有合作的意向,于是把一个小小的卡片递给了利兰德:“我听说最近香港的政策有了一些改变,您可以联系一下他们。”
聪明的利兰德早已经听懂了中国工作人员的暗示――虽然你们不能和中国直接合作,但是我们还可以和香港的英东食品公司合作嘛!之前我们两国的一些问题,都是可以通过第三方的工厂来解决,法律存在的意义,就是个我们找空子钻的!
当然,和斯旺森食品公司创始人利兰德的小惊讶相比,迎接副总统尼克松的将会是更大的震惊。
1959年5月20日,时任美国副总统的尼克松抵达了莫斯科,在两天的会谈和欢迎宴会后,23日这天,尼克松便和赫鲁晓夫一起来到了设在莫斯科的索科尔尼基公园的“苏联&美国商品展馆”。
尼克松是个聪明人,他很擅长通过先发制人的舆论攻势抢先占领话语高地,并预先设定不利于对方的论战题目,从而控制与支配整个话语体系与话语进程,再假借非同寻常的弦外之音,诱使不明真相的人们自行得出西方期盼的结论。
如果放在几年前,尼克松一定会想着和历史一样,紧紧抓住苏联人民极度渴望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正常心理,围绕苏联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这一致命伤大作文章,一边挖苦苏联人民的生活不如美国,一边宣传美国普通人生活的优渥,但是随着最近几年东德经济的复苏,美国也早就得以窥见其背后苏联的经济繁荣了,所以虽然美国依然对对自己的经济和民生产业抱有信心,但是却已经不敢小看苏联了。
此时,美国的白宫的国际关系顾问们对苏联的分析普遍是有两种观点:第一种就是最常见的、认为苏联是在打肿脸充胖子,东德的经济繁荣不过是苏联压榨了自身和华约的经济,来打造出的一个“样板国”罢了;而另一种截然相反的看法是,苏联的经济政策实际上非常适合“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的,他们的工厂不需要利润,只要按照计划生产出足够的商品就可以了,这样一来,每一个苏联的国民,甚至是其他加盟国,或是执行类似计划经济的国家国民都可以享受到同样的待遇,理论上就不存在贫困了――当然,苏联的商品虽然出了名的傻大黑粗,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共产主义国家也会有同样的问题,所以一味的认为铁幕另一边的苏联在民生上不如美国,是过于武断的。
所以这也是尼克松同意和苏联人搞这样一个展会的原因――他想看看苏联人到底能拿出来什么东西,同时他也认为,这将会是一个获取苏联经济和科技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机会,见微知著,这次展会如果能够看到苏联的电子产品和民生类产品,那么对于分析苏联的国家经济、国家战略,以及未来十年内美国的策略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展厅门口简短的欢迎仪式后,尼克松便和赫鲁晓夫两个人并肩走进了展厅,有着地主之便的赫鲁晓夫步伐显然更快一些,他仿佛炫耀一般,在快走了几步后,转过身对身边的尼克松说:“看,这是一个多么漂亮的展厅,我们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搭建出了这样的建筑!”
尼克松看了看脚下那坚固的大理石板,又环顾了一下这个钢铁架构的展厅,继而又抬头看了看那铺满玻璃的展厅穹顶,礼节性的点了点头:“这个展厅确实很漂亮。”
“这里是‘居家生活’展区,展示的是来苏联和美国的普通家庭陈设。”
负责带领赫鲁晓夫和尼克松参观的是一个年轻漂亮的苏联姑娘,她按照之前数十次彩排的路线引导着身后的这两个世界一级的超级大国领导人。
“这个‘居家生活’展区所展示的是美国普通人家的生活,除了各种展示的商品外,还有模拟的房屋,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由美国的37家厂商和公司搭建的‘美国城郊平房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