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兰德皱着眉接过了那包食物,那修剪的很整齐的胡须也因为不安而宛如暴风中的绿篱一般抖动着。
“嗯,塑料包装,彩色印刷……如果这是苏联人的‘样子工程’的话,倒是可以理解,这种塑料包装可以防水,不会像我们的纸盒包装那样容易被打湿,但是成本就显得有些高昂了。”
利兰德反反复复的打量着手里的这包食物,当他的目光停留到印在包装上那六个个牵着手蹦蹦跳跳的小孩子时,下意识的伸出手指戳了一下。
“两个白人孩子,两个黄种人孩子,还有两个黑人孩子……这真符合苏联人所提倡的‘人人平等’,那些谄媚的苏联设计师真是不忘在任何场合吹捧他们的领袖,哼。”
利兰德几乎是下意识的讥讽着。
他有这种观点其实并不奇怪,大家如果看过《阿甘正传的话,应该还记得其中有一幕是,阿甘在阿拉巴马读大学的期间,总统肯尼迪决定废除种族隔离政策,让黑人和白人在一个学校上学。但是却遭到了州长反对,于是肯尼迪决定派出联邦军队保护两名黑人学生,这个事件发生在1962年的9月30日,并且在历史上引起了密西西比大学里白人学生的抗议和暴力冲突。
虽然在这个时期,黑人理论上是拥有“投票权”的,但是即使到了1965年,在美国很多地区,白人们对于黑人的投票权也是嗤之以鼻;而且更幽默的是,美国可是在1920年才允许美国的女性投票……当然,如果大家觉得,那个时候哪个国家都一样,要么轻视女性权益,要么就是歧视黑人,那么就是大特了――美国1861年为黑人是不是人的事还要厮杀,沙俄1861年主动解放农奴;苏联给女人选举权的时候,美国还没搞清楚女人是不是人,黑人到底是零点几个人……
所以此时当斯旺森食品公司的老总利兰德看到苏联人居然把不同肤色的孩子印刷到食品的包装上时,那他根深蒂固的白人优越感心理就再也法抑制了,他哼了几声后,用带着鄙夷的语气评价道:“恕我直言,在包装上印刷黑人和黄种人根本就是降低了商品的价值,如果是我的话,根本不会买这种商品,我可不想和那些黑人和黄种人一起吃同一种食物!苏联人这种愚蠢的做法会把他们带入地狱的,哦,谢天谢地,我们美国人可是永远不会做出这种愚蠢的事情。”
在吐槽完食品的包装后,利兰德便撕开了这包食物的漂亮包装,然后把里面七八个大大小小的真空包装的食物袋一股脑的倒了出来。
“苏联人真是有钱,不仅外包装用的是高质量的塑料,就连内包装也是如此,所有塑料包装都是全彩色印刷,还配有俄文,英文,中文和韩文,操作步骤也是搭配了图示,印刷清洗,色彩艳丽,即便是正常情况下法看到的内包装,这些苏联人也没有偷工减料,依旧采用了全彩印刷……他们真的是不惜成本。”
耶鲁在一边为自己的老板解释着:“我听说,这种彩色印刷的技术是来自中国的,就像他们在展会上展出的漫画书一样。”
看到手里那些精美包装的食物和加热带,利兰德感觉自己的自尊心遭到了打击,于是吹毛求疵的说:“不过,在商业上,只有品质较差的商品,才会更注意对产品的包装,不然他们的东西就一是处了――这种彩色包装至少还具有一点欣赏性,如果一个穷苦的黑人和黄种人,也许会把这种包装纸当成漂亮的收藏品。”
说着,他又拿起了食品袋里的塑料饭盒和餐具:“但是话说回来,随餐附带的这个饭盒做的很漂亮……还有塑料的叉子和……筷子?这些苏联人对亚洲人太照顾了!我真不知道那些亚洲人是怎么用两根棍子来喝汤的。”
其实,此时摆在利兰德面前的这个东西正是来自后世的自热火锅――我们前面说过,赫鲁晓夫同志是个很好面子的人,他可不希望在这次美苏两国宛如体育竞赛一般的展会上听到苏联落败的消息,所以在参展产品的包装盒品质上,赫鲁晓夫完全不计成本――就拿食品来说,不仅要味道好,包装也要好看,必须要全方面碾压美国人的同类型产品,不然怎么能彰显共产主义国家的制度优越性呢?什么?你说苏联技术不行?怕什么,不是有中国吗?这种活计就交给万能的中个人好啦!
当然,大家可能觉得苏联这种面子工程实在是丢人,但是其实在历史上,美国人也在展会上玩了面子工程的把戏――当年,美国人为了彰显美国的科技,特意在展会上搞了个代表未来的“梦幻厨房”,厨房里除了一些设计的极为夸张的厨具外,还安排了一个扫地机器人,但是实际上,这种扫地机器人根本就是个“展会专用品”,除了在展会上亮相过之外,根本没有真正进入过市场,而且和后世的只能机器人相比,这种扫地机器人也没办法做到智能清扫,自身还要拖着一个冗长的电线,噪音和耗电都惊人,与其说它是扫地机器人,倒不如说是个能自己做布朗运动的吸尘器罢了;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