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里特开心的说:“爸爸,这是真的吗?”
“当然!”
纳里特的父亲说:“我听正府的官员们说,这次的留学是因为中国的战争赔款,中国人在我们总理的强硬外交下不得不妥协了,并且同意开放最好的大学,让我们的年轻人去留学!所以我的儿子,你这次就是拿着中国的战争赔款去中国留学了!”
“中国?就是那个侵略我们的中国?”
纳里特的眼神瞬间黯淡下来:“为什么我要去中国留学?我想去英国或是美国!”
“中国的赔款,当然是要去中国留学了!儿子,去中国留学有什么不好的?”
见自己儿子有些惊诧,这个中年男人便开始了循循善诱。
“孩子,你知道,如果在印度的话,我们这种商人家庭,是很难送孩子进印度本土的大学进修的,至于出国留学……那更不现实,这些出国的名额可不是摆在地上等你去捡的,除了那些刹帝利和婆罗门之外,其他人是没办法轻易出国的,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中国人给出了留学的名额,而我们的印度正府也批准了这些名额,也就是说,现在你可以直接拿着正府的钱去中国读大学……就算中国的教育不如我们印度,但是你去留学的地方也至少是个大学嘛,而且据说还是中国最好的大学,就在中国的首都!你想想看,你去哪里,肯定多多少少可以学到一些东西的,而且我还听我们正府的人说过,所有在中国留学回来的学生,以后将可能会从事与中国外交的一些工作,例如翻译,或者是在印度驻中国的大使馆谋得一份差事,虽然不能做到长官,但是至少会光鲜很多嘛!而且你不是一直跟我说,你想走出印度,去世界看看吗?中国那么大,你可以随便走,这不是也满足了你的愿望吗?”
纳里特想了想,似乎自己老爸说的很有道理,但是一想到印度被中国侵略,年轻的纳里特心中又满是愤怒:“那些混蛋中国人,侵略了我们印度,我不想去中国!”
“那你就去店里帮忙,和你哥哥一样!”
纳里特的父亲看着这么轴的儿子有些生气:“你早就毕业了,还天天所事事,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出去打板球,也不知道去商店帮忙,如果不是你哥哥年纪大了,这次应该是你哥哥去留学的!总之,如果你不想去留学,就老老实实和你哥哥一起去香料店工作!”
纳里特可一点都不想去自己家里那刺鼻的香料店,但是一想到要去自己的敌国中国学习,纳里特还是有些心不甘情不愿,但是他知道,论如何,至少去留学就可以远离自己家的香料店了,这可是他一直以来的愿望,为了能离开家,别说去中国了,就算让他上战场,他也会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见自己儿子同意了,纳里特的父亲第二天就带着自己的儿子去政府部门进行了登记,而印度正府也按照和中方签订的留学生协定要求,先是给与了纳里特一家一笔钱,作为“失去一个劳动力”的补贴,随后便着手安排起了接下来的行程。
是的,其实纳里特的老爸之所以逼着儿子去留学,还是盯上了这笔留学补贴,作为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他很了解自己这个小儿子――纳里特虽然继承了自己的聪明,但是可惜却比一般的印度人更“慵懒”,他似乎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中学毕业后只想着玩,根本就懒得去自己的店里帮忙,而每次自己唠叨他几句,自己的儿子还总是和自己抱怨,说他不是懒,而是希望继续读书或是去就读大学,但是纳里特的老爸知道,在印度这个国家,大学可不是给吠舍准备的,就算你有钱,在五十年代的印度,也不要想着去进修……不过现在好了,既然有个免费留学的机会,还可以从政府手里拿到一笔钱,那何乐而不为呢?所以他决定,就算是用棒子打,也要把自己这个成绩尚可的儿子打到中国去――反正印度正府担保了嘛,只要自己孩子不作死,可以保证孩子在中国的安全,等几年孩子毕业回来了,如果政府能安排一个外交的翻译工作当然更好,即使没有工作,纳里特肯定也已经成年了,到时候正好回来娶妻生子,自己也可以抱上孙子。
而纳里特之所以会同意去中国留学,除了能够远离家乡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想知道中国是如何在短短数月的战争中,一路将军队打到新德里的,作为一个读过书的人,他可不像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人那样,盲目的相信官媒报道上的话:一开始,报道上说,印度派出了十个师去包围中国,此战必胜,而且还会把中国人赶出西臧,结果没几天,报道上就改口,说战况胶着,尼赫鲁决定增兵,至多再有半个月,战况就会扭转,届时西臧将会得到自由,再后来呢,就是接连不断的打脸,而印度的媒体也贯彻着虽败犹荣的报道风格,能把失利写成诱敌深入,直到最后新德里被包围了,印度的报纸居然还一厢情愿的报道说,这是印度在战略上的胜利,只要吸引了解放军的主力部队,再切断他们的补给,这些中国的军队很快就会被英勇的印度军人扼杀在新德里郊外。
看着那些对这种弱智报道欢欣鼓舞的同胞,纳里特却难得的保持了清醒,他很明白,这报道是有问题的,如果印度军人真的那么厉害,为什么会被打倒首都差点沦陷?这些中国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是倚靠什么战胜印度的?纳里特希望自己能够通过这次的中国留学之行,来得到这些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