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耻了!”
在等着刘振开车过来的时间里,小强又看了一遍这个报道,越看越是气的牙痒痒,等刘振的车刚到中轩部,小强就带着嘎子钻进了车里,然后命令刘振开车。
“首长,您……这是怎么了?”
刘振也很少看到小强这么生气的样子,一边开车,一边忍不住小声问道。
小强心情烦闷,随口说了句:“刘振,你看今天的报纸了吗?”
“啊?看了啊。”
刘振有些意外:“首长,是报纸里出的问题吗?可是……可是我看啦,好像没啥出格的事儿吧?我想想……国际新闻版里提到印度采购我国商品,并且要派遣留学生,是不是这个新闻出问题了?”
小强没有说话,倒是一直跟着小强的嘎子小声说:“刘同志,首长是看了那个苏联专家的新闻,才生气的。”
“啊?”
刘振有些意外:“首长,那新闻我瞅着没啥问题啊,您说这苏联专家不远万里来了中国,待遇好点也正常嘛,毕竟苏联和我们是兄弟国家嘛,咱中国人不就是好客吗,朋友来了有好酒,敌人来了有猎枪……”
小强没有怪刘振,毕竟这个时期的人们思想还很简单,根本看不到这件事情背后的意义是什么――单单是这一个简单的新闻,就暴露出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要苏联专家来华的时候,所有专家在中国享受的待遇标准中苏都是已经商议好的,在他们出发前,内部还定下了准则,其中有一条就明文规定,要尊重中国的风俗习惯,不许以专家身份要求特殊待遇;一旦违反纪律就要受到挡内处分,而历史上,绝大多数的苏联专家也都老老实实的遵守着这些准则,这些认真负责的苏共党员政治素质高,马列主义修养好,特别是专业技术过硬,而且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党员团员,有的还是“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或者是生产一线的技术能手,而来华的专家组组长则一般都是苏联的总工程师,同事也是党支部书记,可以说,绝大多数来华的专家,是不可能提出这种过分的要求的。
当然,来华的苏联专家里也有败类,之前也发生过苏联专家殴打中国学员的,倒卖东西的,甚至还有看到一些稀罕的东西,便塞进自己口袋里小偷小摸的,但是这毕竟是极个别的现象,和这个时空下数万名来华的苏联专家比起来,这些个别的害群之马加起来只有不足百人,而且一旦被中国方面发现并且经由苏联方面核实后,苏联方面就会立即把他们召回国,进行严肃处理。
车子此时已经驶入了钟南海,刚停稳,小强就拿着报纸冲进了主席的菊香书屋,而此时的主席正在和周总理说着什么,见到小强急匆匆的跑进来,也有些诧异。
“小强,发什么事了吗?你怎么这么着急?”
周总理有些诧异的问。
“主席,总理,您看看这个报道!”
说着,小强就把报纸递给了毛主席:“中央在苏联专家来华之前,就已经给所有接待专家的科研单位和军工单位下达过文件,明确规定了苏联专家所享受的待遇,当时规定要求这些专家在中国的待遇要和他们在苏联时期保持一致,食品方面也是在和苏联协商后,保证了从食物当中摄入正常的蛋白质和脂肪,除了国家方面为了拉拢专家,在他们回国时赠送了礼物,以及定期带领专家们去采购纪念品之外,其待遇和中国本土的专家相差几,但是呢,这个报道里的科研单位简直就把苏联专家当成祖宗一样供起来了,这样的影响实在是太坏了!”
毛主席微微皱了一下眉,一边翻阅报道,一边听小强继续说。
“主席,您也许会认为我小题大做了,毕竟大多数人都认为,这苏联专家不远万里来中国,帮助中国搞建设,待遇好点有什么的?但是这也是问题所在,我们要不要给这些专家超国民的待遇呢?我认为可以适当提升待遇,就像是我们之前和苏联约定的那样,这就足够了;而现在这个科研单位的做法,一旦推广开来,那么会给人民群众一种什么印象?他们会觉得外国人就是高我们一等,这样的概念一旦种植到这一代人心里,那么他们就会言传身教的告诉给自己的子子孙孙,短时间内也许没什么,但是一旦冷战结束,世界各国互相开放市场后,这些种植在普通人心里的‘外国人比我们高贵’的概念就会变成苍天大树,小到普通人媚外,大到机关部门不敢对外国人执法,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重视起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