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这有啥难的,我看跟我家铺床差不多!”
老郭一边忙上忙下的,一边嘴里嘀咕着。
“唷,老郭,敢情你在家没少铺床啊?这不都应该是嫂子干的活儿吗?”
一个和老郭认识的人开了他一句玩笑。
“老邓,我瞅你就是没好好学习过,毛主席不是说过吗,男女平等!说女人只能在家里做家务是旧习气旧思想!我记得你以前还是当兵的?这在部队咋学的啊!”
“嘿,老郭,你忘了,他老邓以前是国民党军……哈哈……”
“国民党军咋了!”
老邓有点急了:“我后来不也加入解放军了吗?再说,我在锅军的时候可没做坏事,我是个炊事兵,想欺负人也欺负不来啊!”
“哈哈!”
大家一边开着伤大雅的玩笑,一边卖力的将塑料薄膜铺在了钢架上固定好。
对于现代人来说,这塑料大棚就算没有见过,但是也知道是个什么东西,一言辟之,这就是一种简易实用的保护地栽培设施,利用竹木、钢材等材料搭建基本结构后,在此基础上覆盖塑料薄膜,搭成拱形棚,同时内部通过变平垄为高垄、棚内覆膜、棚壁贴膜、棚中搭棚、覆盖有机肥,甚至采用灯泡取暖的方式来增加棚内温度,从而在寒冬也可以栽培种植蔬菜和水果的技术,而这门技术的发明者,就是被称之为“塑料大棚之父”的赵鸿钧。
历史上,1953年,赵鸿钧就考入了山西农学院,那时,中国的土地还难以培育出像今天这样高产的农作物,对于许多家庭来说,吃饱饭都成问题。为了节省口粮,赵鸿钧承包了学校的一块菜地,浇水施肥,记了十几本日记,想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不过尽管他非常精心侍弄的菜苗,还是在那年冬天,这些菜苗还是一夜之间全被冻死了。
痛定思痛的赵鸿钧认为,既然菜苗会被冻死,那么提升温度,不就不会死了吗?于是他试着用一块从老师家得到的旧塑料布,给自己种植的一小块韭菜地盖上了“被子”,四周用泥土压实。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赵鸿钧发现,用塑料布将土地盖起来后,地温最低提高1到2摄氏度,最高能提高9摄氏度,这一发现后来被称为“太谷地膜”,比美国夏威夷开展的地膜研究还要早。那一年,他种的韭菜提前10天收割。他没想到的是,这个偶然的发现,成为改变中国农业的开端。
随后,赵鸿钧就对这项技术开始了不断的研究和改进,1964年,他向农业部等部委正式提出建议,首次提出了地膜覆盖、小拱棚覆盖、大棚覆盖,以及薄膜在鸡舍防寒、渠道防渗等17项农牧业方面的应用,同时附上自己设计的“一面坡式”和“悬梁吊柱式”竹木结构大棚的图纸。他的建议很快得到了国务院有关部委的支持。同年,他开始了“塑料大棚万里行”推广活动,足迹从东北、华北到西北,遍及29个省、市、自治区,培训人员500万人次。
几十年间,赵鸿钧从家乡的每个小乡村,走进全国各地的农田。他的一方小试验田,复制到了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他义务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培训人员达500万人次。到1980年,全国10万亩塑料大棚中,仅赵鸿钧亲自推广的就占到80%。中国农科院原院长金善宝先生曾盛赞:“南有袁隆平,北有赵鸿钧,一个解决了吃粮问题,一个解决了吃菜问题;一个是杂交水稻之父,一个是塑料大棚之父,都是我国农业界的大功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山西的薄膜覆盖和湖南的杂交水稻是中国大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好的两大知识经济、举世瞩目。”
塑料大棚可以让北方在冬季也可以种植蔬菜,其技术含量也不算高,正是因为如此,小强就提前从后世把这项技术带回到了1949位面,从1952年开始就在北京农业大学进行试种,当年就获得成功,这让在农业大学任教的苏联专家都啧啧称奇,随后在第二年和第三年,便开始在北京农业大学以及北京市周边进行了扩大性试种,也获得了成功;接下来,这项技术就开始了推广,只是碍于每次带回物资的数量限制,以及考虑到1949位面没办法大量生产大棚所需要的特种塑料薄膜,所以直到1958年,这项技术才全面在东三省以及河北河南等地铺开。
忙活了一天的大家终于架设好了老郭家的这十二组塑料大棚,老郭便拉着老许进大棚里参观参观。
“哎,老许,你还别说,这大棚里面,还真就是比外面暖和哎。”
进到大棚里的老郭用袖子擦了一把头上的汗说道:“你看,这太阳落山了,外面就冷下来了,哎,但是这大棚里面,好像还挺热呢!”
“怎么样?我就说中央提供的技术肯定是有根据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