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豪威尔不置可否的看着杜勒斯,示意他继续说。
“不过我不得不承认,这些中国佬对于纺织还真是有一套的,他们的商品在苏联以及东德非常受欢迎,那些丝织物的技术完全领先我们的产品,甚至在西德,还有欧洲一些国家,也有很多人通过一些旁门左道搞到了一些中国人的丝绸制品...
...除此之外,这些清国佬们生产的一些小玩意也的确很精细,我们的情报人员也获得了一些中国产的小商品,能够看出来,这些清国佬对于这些小物件很用心,从设计和制造,都非常优秀。”
“你知道吗,这就是我所担心的。”
艾森豪威尔开口说:“有一个理论我觉得很有趣――经济危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购买力的不足,而且这是法避免的,工人的工资永远是买不光他们所生产出来的东西(因为存在利润),产销永远法平衡;收入1000元的人每个月都会花光他们的收入,收入5000元的也许会剩下几百元,但是如果一个人收入几十万几百万,那么剩下的钱会更多,大量的‘利润’法流动,购买力下降,势必造成工厂为了避免亏损而减少生产,减少工人数量;这样一来,能够消费的人更少,能用于消费的钱也越来越少,购买力继续下降,最终只会导致经济危机、经济崩溃。”
“然而。”
艾森豪威尔笑了笑,说:“马克思认为红色共产主义是不会发生这个问题的,因为一切都是国有,就算有过剩的产能,只要大家平均分下去就好了,工人们永远不会失业,从而避免了经济危机,呵呵,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个大胆而又异想天开的想法。”
杜勒斯没有说话,只是等着艾森豪威尔继续说下去。
“苏联人也是想这样做吧?苏联生产的武器,自己够用了,但是也不会停止生产,多余的产能可以分给中国,德国,甚至朝鲜;中国的工厂也可以加足马力生产,反正有苏联,有德国,有朝鲜来消化掉这些产能,红色的共产主义国度,巨大的联盟...
...这种健康得过分的方式还真是让人有些眼红啊。”
“这样一来,也能解释为什么中国士兵的服装携具那么漂亮了。”
杜勒斯说:“这些清国佬有很先进的纺织和印染技术,所以缝制这些迷彩军装对于他们来说根本不是问题;我们的情报人员观察到,中国的军人已经服役的迷彩服种类有十多种之多,其中陆军,海军,空军都有自己独特的常规的方格迷彩,然而不仅如此,在这些漂亮的常规迷彩之外,例如在热带丛林地区,中国军队就会换装棕色绿色黄色的色斑迷彩;在荒漠地区,则会换装棕色黑色黄色的荒原迷彩;在雪地,这些中国军人也会穿上灰色白色的雪地迷彩,最让人担心的,他们连海岛迷彩都有。”
说着,杜勒斯从桌子上散乱的照片中翻出了几张,递给了艾森豪威尔:“这些照片是我们的情报人员在沿海地区偷拍到的,当时恰好有一艘中国的军舰在附近停泊...
...可以看到,这些在热带地区执行任务的中国军人已经换装了由沙黄色、橄榄绿和棕木色构成的条纹迷彩,天啊,只是看一眼我就知道,这种迷彩绝对非常适合在热带岛屿作战,如果这样的士兵躲在岛礁上,除非距离在10米以内,否则我们根本看不到一个人!考虑到中国军人的数量,这样的庞大的换装工程,就算是今天的美国,也是法做到的。”
艾森豪威尔看着情报里的一张张偷拍的照片,照片上的中国军人穿着新迷彩,踏着锃亮的军靴,身上的战术马甲里整齐的插着弹匣和通讯器材,他们脸上带着微笑,身形英姿飒爽,但是从领章的军衔看来,这只不过是一个列兵,艾森豪威尔苦笑了一下:“说实话,我有些嫉妒这些漂亮的军装了――我们的士兵刚换装的951野战服比起这些漂亮的迷彩服,简直就是该扔进垃圾箱!如果在野外遭遇,我们的士兵将会从成为这些中国军队的活靶子!而他们则可以像一只只变色龙一样把自己藏在背景色里,这真是一个让人头痛的事情。”
“我们有必要提升军费了。”
艾森豪威尔想了想,叹了口气:“这已经是连续第几年提升军费了?我有些记不清了,不过这些年相关的科研费用实在是占了不少的预算...
...在我看来,我们的军装也要跟得上,甚至超过这些中国人,我们也要大规模换装迷彩军装――至少要换装一种能够适合在欧洲战场上作战的迷彩服,如果来不及设计,就可以照搬这些中国军装的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