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刘辈旬摇了摇头,想了想,拍了拍这个小战士的肩膀,平和的说:“人是铁,饭是钢,这午饭一定要吃好,吃饱,而且咱们炊事班是按照人头做饭的。炊事班的同志每天变着花样给大家做营养丰富的午餐,你看看你们对待午餐的态度,这不是让炊事班的同志心寒吗?而且草草吃几口就扔下了饭菜,这饭菜剩下来就要坏掉倒掉,你说这是不是一种巨大的浪费?而且你们三连和七连负责的工程不一样,怎么能比进度啊?还有,你看,你们连这么弄,结果已经开始有战士虚脱了,这一下午都不能参加生产劳动了,是不是更是拖慢了进度?”
刘辈旬这一番话说得这个小战士又要哭了出来,见状刘辈旬政委连忙转移了话题:“所以,以后大家都要服从命令,该休息的时候休息,该吃饭的时候吃饭,吃饭的时候也要好好吃,不能跟猪八戒吃人参果似得,一口下肚连味都没吃出来,这该工作学习的时候嘛,大家一起努力的工作学习,做什么都不含糊,这叫磨刀不误砍柴功,而且以后等基地建成了,留在基地里的战士们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更多了,比如防化服啊,洗消作业啊,都要认认真真的完成,说在洗消间待满半小时就不能只待二十九分钟,不能为了求快求节约而不管不顾,知道了吗?”
事实上,刘辈旬政委的这番话不是没有道理的,在这个年代,很多战士心中根本没有生产安全或者防护安全的意识,大家的目标都是尽快尽好的完成任务,反而一味注意安全和防护的战士常常会被其他战友嘲笑“胆小鬼”。当年在原子弹和导弹基地服役的战士和工作人员因为经常需要和原子弹“近距离接触”,所以必须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并且每隔几小时就要进行洗消作业;但是很多战士都不在乎这些科学理论,甚至觉得穿戴防护服是怕死,是胆小鬼,甚至很多连排级军官也完全不执行规定的洗消作业,结果当战士们年老时很多都患上了癌症;知道这个情况的曹小强特意从后世采购了大量的防护服和先进的洗消设备,并且将这种情况上报给了中央,中央也三令五申要求战士们和科研人员务必注意防护作业,出现违规作业一次警告,第二次直接停工反省,第三次直接复原回家,务必让所有科研人员和战士们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完成工作。
安抚好了小战士后,刘辈旬又回到了工地上,一边看着热火朝天的工地,一边计划着下一步如何将生产安全以及后期的安全教育贯彻落实下去的计划……
而此时,远在芬兰的赫尔辛基,另一群中华民族的好儿女也正沐浴在骄傲和自豪的光辉下,他们就是1952年第15届赫尔辛基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中国代表队。
历史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范围内的反战和对和平呼声的不断的高涨,人们对奥运会的兴趣也愈加浓厚。申办第15届奥运会的有9个城市,即:芬兰的赫尔辛基、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瑞典的斯德哥尔摩、瑞士的洛桑、希腊的雅典以及美国的底特律、明尼阿波利斯、费城和芝加哥,与上届奥运会只有伦敦一家申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国际奥委会于1947年6月就第15届奥运会举办城市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通过投票表决,赫尔辛基赢得了主办权。
在历史上,这届奥运会也是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但是可惜的是,在本届奥运会之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奥委会未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承认,国际奥委会内部有一些敌视新中国的人在不断的以各种理由阻挠捣乱,他们反对邀请中国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比赛,离开幕式还有两天时,国际奥委会仍然拒绝新中国参赛。但新中国并没有放弃努力,在国际奥委会会议上,中国代表盛之白作了5分钟的发言,申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奥运会是合法的,表达了新中国的立场和愿望。直到最后时刻,芬兰人考虑到想要把赫尔辛基奥运会办成历史上最好的一届,就不能缺少了拥有几亿人口的新中国的参与,一旦抛弃了中国,这届奥运会显然缺乏代表性,于是决定抛开冷战思维,邀请新中国派代表团参加赫尔辛基奥运会,且同时因为很多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部分国家的强烈支持,在众多国际朋友的支持和声援下,这次会议最终以33票对20票通过了决议,决定邀请新中国参加赫尔辛基奥运会。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奥委会才终于取得了参加本届奥运会的资格。但是时任团中央书记(当时团中央兼管全国体育工作)的荣高棠收到了国际奥委会发给新中国的第一封邀请电报时,已经是1952年7月18日,这时距离第15届赫尔辛基奥运会开幕只差几个小时了。
接到邀请后,中国方面迅速展开讨论。第二天就是7月19日,第15届奥运会开幕了,赫尔辛基却远在万里之外,在正式比赛开始后再组团参加是否还有意义?中国,去?还是不去?周恩来总理当机立断:一定要去,只要五星红旗能在奥运会的赛场升起,这就是胜利。
在接下来的三四天时间里,中国方面迅速进行动员,临时组成了一支篮球队,一支足球队,外加游泳选手一名,全团共40人。荣高棠为团长,黄中、吴学谦为副团长,董守义为总指挥,李凤楼为足球队指导,牟作云为篮球队指导。许多运动员都是在训练场上接到紧急通知后集合的,大家都感到十分突然。“尽管时间很紧张,大家还是准备了统一的服装,咖啡色的西装、灰色的西裤,白色衬衣配着紫红色的领带。足球队的队服则是白色球衣和白色短裤,胸口处写着‘中国’两个字。只不过,刚试穿完,我们就把衣服收好了。”
体坛元老陈成达回忆说。
7月24日深夜,代表团出发前夕,周总理在中南海接见了这支待发的队伍。他指出:此去把五星红旗插到奥运会就是胜利。正式比赛赶不上,可与芬兰的运动员进行比赛,积极参加友好活动。然而从北京到赫尔辛基的路实在是太漫长了,特别是在当时条件下,中国代表团40人分别乘坐三架小飞机摇摇晃晃从北京出发,一路颠簸,飞机几次起落,先后在蒙古的乌兰巴托、苏联的伊尔库茨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新西伯利亚、鄂木斯克、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等地停留,大队人马以当时最快的速度向莫斯科挺进,到了莫斯科,再中转前往赫尔辛基。到了奥运村,中国代表团团长荣高棠、副团长黄中、吴学谦率全团参加了升旗仪式,仰望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每位团员都感到非常自豪和兴奋,毕竟这是奥运会历史上的第一次,新中国的五星红旗在奥运会的赛场高高飘扬。
但是中国体育代表团来得实在是太晚了,升旗这天,距离赫尔辛基奥运会闭幕只有五天了,这时足球比赛和篮球比赛都已经进入复赛阶段,前来参赛的中国运动员只能坐在场边充当看客了。游泳运动员吴传玉虽然赶上了比赛,但是他在男子100米仰泳预赛第一轮即被淘汰,不过作为新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留下的第一项比赛纪录,吴传玉游出的1分12秒3的成绩还是载入了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