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好,没什么事。”
杜鲁门总统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灰,这时他才注意到,身边至少有四具安保人员的尸体,而那几个刺客也都被当场击毙了。
“总统先生,我们建议您先回到布莱尔大厦。”
这几个安保人员掩护着杜鲁门总统逃命一般的躲进了大厦里,同时听到警报赶来的警员们也封锁了现场。
这一场刺杀惊动了整个美国,愤怒的有之,高兴的也有之,而其中跳得最欢的就是各大媒体,除了民主党的报纸外,其他的媒体又开始了他们玩得最得心应手的曲解新闻的春秋笔法来。这些甚至搞不清刺客是谁,是为什么来刺杀总统的媒体展开了丰富的脑补,从各个他们认为的细节里挖掘出大量的“干货”填充到了自己的报道里。
“刺杀杜鲁门总统的六名刺客是二战的老兵,他们曾经很和平的反对战争,参加了游行,但是法引起杜鲁门的重视,所以他们才选择了如此激进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声音!”
一家纽约的媒体如是说。
“一名伟大的总统是不会遭受到刺杀的,人民这么做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个总统做的不够好!应该反思的是杜鲁门!”
另一家位于德克萨斯州的媒体刊文。
“虽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这起刺杀事件是反战组织谋划的,但是我们从近期的民调可以看出,只有不到百分之三十的美国民众赞同美国出兵朝鲜,而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美国民众赞同美国继续增兵或者通过其他方式继续进行朝鲜战争,超过百分之八十的美国民众认为这场战争应该结束了。”
华盛顿的媒体看起来倒是相对客观了一些,但是依然潜移默化的把这个刺杀总统的事件发生的原因引导到了战争上。
“混蛋!这群婊子养的媒体!”
杜鲁门总统愤怒的将报纸揉成了一团,扔进了办公桌旁的垃圾桶里。“似乎他们除了煽动那些白痴一样的民众之外,就不会做别的了一样!为了那么一点点发行量带来的利润,就敢这么狂妄的,恣意的发表这种不负责任的新闻,真是一群没脑子的畜生!”
“哈里。”
艾奇逊此时倒是显得很冷静。“两党之间的这种媒体战也不是第一次了,都是一些小问题,我们习惯了就好――反倒是现在朝鲜战场才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
说着,艾奇逊把前线发回来的,已经被杜鲁门放在一边的电报打开来。“李奇微将军在电报里说的很清楚了,我们现在只有一个选择,就是和中国人进行和平谈判,然后从朝鲜完完全全的撤走――从利益最大化这一点来说,这已经是最明智的选择了。”
“是的,这一点我很清楚。”
杜鲁门点了点头。“战场的败局已经法逆转了,苏联和中国似乎已经赌上了他们全部的国力,太恐怖了,真的是太恐怖了…
…而且毕竟他们是在大路上相连的,运输成本比我们低太多,打下去的话只会损失更多――我已经派了人联系中国方面了,只要这帮中国人的条件别那么苛刻,我是不介意和他们进行和谈的。”
艾奇逊知道杜鲁门能做出这个决定是多么的困难,就连他自己也知道,他们所面对的敌人是多么的强大,是的,强大,艾奇逊长久以来一直认为,美国人是不会称呼自己的对手“强大”的,即使是面对二战时期的德国人,美国人也不会这么称呼他们――毕竟那个时候,美国和苏联这两个巨人可是并肩作战的。但是此时此刻,美国却不得不承认,在这个昔日的“战友”的支撑下的中国真的是有足够的强大,强大到美国不得不底下他曾经高昂的头,来接受这建国以来第一次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