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的太监可没有像明代的太监那样可以查看折子,而且还可以在奏子上进行批写。他们呀,权力可是处处受到限制的。当然若是皇帝能,他们不但可以要来处理奏章的权利,就是皇上和皇后的人选,那都是他们说了算的,权利不可谓不大。
只是对于隋文帝来说,你们是没有这个权利,你们只需要把奏章整齐地放在御案上就行,剩下的批阅奏章就是隋文帝自己的事情了。
封建社会,一个有作为的皇上,每日要看的奏章还是很多的,始皇帝赢政,若是每封竹简都是自己亲身去翻,可以看手翻断,据说,每天处理的奏章多达一百多斤,批阅奏章的时间长达五个时辰,想想这个工作量,所以皇上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到了隋代,虽然重量上少了,可是因为纸的出现,大臣们发现写的内容也可以多起来了,洋洋洒洒几千言,完全说不到点子上,皇上花了大半时辰看下来,结果发现全是废话,那种感觉是很不舒服的。
明太祖朱元璋,那就是一个劳模,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处理,最讨厌的就是这种废话一大堆的人物,严肃处理了一批人后,大臣们也知道,直接讲正事了。
但即便这样,想要把一件事情前因后果讲清楚,原来再讲讲自己打算如何处理,来个七八百字,没有多大问题吧?再批上皇上自己的意见,一份奏章花个十分钟,那就很正常了。
而奏折并不是只是用了上述事情的,有时候也说些恭敬的话,比如每逢节日,给皇上的祝贺词,内容可长可长了,距离的不同,到达皇上桌上的时间也不相同,如此一来,便需要给这种奏折弄个颜色什么的。
除去这种请贺祝词,还有什么案件回禀、职位述职、外交文件等等一系死的奏折,所以便让奏折以颜色来分类,皇上一看奏折的封皮,便知道先看哪个,再看哪个,有些看不看都可以,直接写一句“朕知道了”就成。
那么这些大监是如何不看内容,还能帮助柳逸做事呢?那就是奏折的封皮上,还写着是谁写的奏章,到了这个位置的太监,多多少少是识字的,再者记忆力也是不的,从中把几封不是很有必要的奏章藏起来,晚一天或是几天,即便晚上半个时辰也是可以的。
若是皇上问起为什么没有某人的奏折时,只需要说,兴许还在通政司吧。这个时候皇上也不会真去查问,即便去查问,那也是让太监去问呀,总不能皇上亲自去问吧?如果真是皇上去问,这些太监会不知道皇上对这种事情的重视程度?哪里还会私藏起来?
只要是太监去问,这里面就有太多的文章可以做了,通政司那边,也是会缓上一缓,上下合力,皇上要知道实情还是很难的。
若是通政司不肯帮忙会产生什么后果呢?那就是,这位官员会不明不白的被撤或被杀,毕竟太监藏着折子,可不是吃饱了撑的,绝对是为了某人而做的,而且这个某人的职位还不低,你一个通政司小小的官吏还敢作死?
现在这些太监便发挥了这个作用,把一些的奏折给押了下来,当然他们也知道像这种事情,御使定然是会上折的,拿下一些刺头便可以,至于其他的你也不能全部拿下,毕竟这么大的事情,除了御使肯定还有许多人上奏折,想瞒是瞒不住的,只能是有针对性地拿出一点点罢了。
时间还不能太久,最多也就是在下一次奏折入宫的时候,再把这些奏折放上去,这可就帮了大忙,在事情还不是很严重的时候,你让皇上有个心里接受过程,到了后面,真看到猛料,也可以心里好受些。
更何况,主事人也可以趁这个时候,进宫面圣,抑或是在皇上召见时,解释一番,也就没事了。当然,你想着拉皇上下马也可以,比如说,就是因为自己为了皇上的权威,抑或是自己得罪了朝中某人,才会造成众多人攻击这类的话。
当太监这时把那些一拥而上的奏折送上去后,非但法把主事人给处理了,反而会让皇上产生一种感觉,那就是这位主事人是不是触动了这些人的什么利益,大臣们才会如此行事,看来绝对不简单。
事情最怕想,一想准出问题。然后,皇上在心里面便有了定义,那就是这个主事人绝对是动了某些人的利益,事情的真假已经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