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浩听后又起了八卦的心思道:“人品不好啊?是自私吗?难怪我总感觉他说话不经过大脑,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郭浩的话刚说完章老就不愿意了:“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什么叫自私?我说他人品不好和自私关,是我们之间的事情,你不要瞎猜。”可能觉得自己说话重了,章老停顿了一下后又说:“老刘说话不过脑子是有原因的,你读过《道德经吗?其中有一句‘死而不亡者寿’。知道什么意思吗?”
郭浩不大明白章老为什么突然把话转到了道德经上,自己又没读过道德经,就拼命的在脑海里寻找葛洪的记忆。哪知葛洪对老子很是不认同,先记忆中找到葛洪对道德经的评价是:又五千文虽出老子,然皆泛论较略耳。其中了不肯首尾全举其事,有可承按者也。意思是,老子五千文虽然出自元始天王,但都很简略,完全没有把前后因果讲清楚,以便让人照着修炼。又搜肠刮肚的找了半天才找到支离破碎的解释‘死而未亡者寿’死者心之死也。大概是葛洪好神仙求永生的缘故,并不想过多的研究长寿。
郭浩只能根据‘死而未亡者寿’的‘死’是指心死的字面意思去解释:“章老,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指心死而身不死的人才能长寿。”
“对,就是这个意思、”章老说:“刘希亮那个老家伙怕死,就拼命的找养生的方法,‘死而未亡者寿’就是老家伙的养生秘方,关紧要的事情不去想,不过脑子。”说到这里章老叹了口气道:“算了,既然都说到这儿了,就全告诉你吧,也免得你乱猜。”
原来章老和刘老早在40多年前就相识,1954年燕赵省常山市洪水泛滥,洪灾过后蚊虫肆虐。导致爆发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当时西医对流行性乙型脑炎没有特效药物,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导致病患死亡率很高。
国家卫生部就调派国内知名中医组成调查组,由郭可明郭老带队三下常山,经过调查研究,辩证施治,重用白虎汤、清瘟败毒饮、安宫牛黄丸等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刘老和章老就是在调查组相识的,都是中医世家并且年龄相当,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调查小组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治疗成绩斐然,1954年收治34例,1955年收治20例。治愈率分别为100%和90%,且治愈患者均后遗症产生。死亡3例,一例因并发中耳炎合并败血症,一例因送医过晚,一例死因不明。这和当时国内外西医治疗流行性乙脑死亡率50%,存活患者中有7%~20%的人留下精神失常,痴呆、偏瘫、智力减退等严重后遗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调查组也受到了卫生部的嘉奖,郭老甚至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后来刘老留在了京城,章老回到了东京。即使两人分开后仍然频繁的有书信往来。
随着章老,刘老的友谊越来越深厚,两人间的相互了解也越来越深。章老对刘老的养生方式产生了看法,刘老的养生方式一个是‘死而不亡者寿’,刘老认为心如死灰不去产生不必要的感情是长寿的关键。另一个是“天真”,刘老认为《黄帝内经中上古天真论的天真一重意思是指先天的真气,另一重意思是指宛如婴孩时期的天然率真。
章老开玩笑的说刘老万事不上心的状态不对,刘老就反驳。章老用成人的思维劝解,刘老就用他婴孩般的天然率真争辩。章老说刘老胡搅蛮缠,刘老说章老狗屁不通。
两个人本来就是开玩笑的闹着,没想到闹着闹着两人都上了心。信件也由玩笑变成了互相指责再变成了互相攻击。两人自从分开后就没再见过面,虽然互相都对对方不满,但是如果有一方遇到疑难杂症,缠手的病患还会相互通过书信、电话交流讨论病情。病情讨论完后依然会相互攻击。
听完章老的讲述后顿时语,这不是典型的欢喜冤家吗?两个老奇葩,都80多岁的年纪了还为一点不算事儿的小事,记仇到互相说和对方不熟。郭浩在电话里这,这,这了半天不知道说什么好。就听电话里又传来章老开心的笑声:“呵呵,是不是觉得很好笑?其实这件事在我心里也纠结了几十年了,一直在想要不要化解。今天说出来了,反而觉得这样挺好,这也是我和那老家伙互相表达友谊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