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上,刺杀现场连一具龙军的尸体都没有找到,这就更是无法让人信服。
尤其是赵祯那边刚死,这边赵曙就登上了皇位,衔接的如此之好,便是让人不去多想都不可能。
这样的人,其中有一部分都是实干者,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朝堂才得以正常的维持下去。
对这样的人,赵允让虽然恨,却也不能都杀了,不然整个朝堂之上只剩下一些个拍马之人,国家迟早要会乱套。
第三种就是中立派了。
这也是三大势力中人数最多的一伙。
他们对于赵祯的死,带着怀疑。对于赵曙的上位,持观望的态度。
或许他们在等着赵允让给他们好处,又或许在看赵曙是不是能座稳现在的位置,总之他们都属于那种拿着筹码并不急于下注的人。
这些人以朝堂上的老狐狸为主,他们一向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其中也不乏一些个热血之人,他们心中是很怀疑的,甚至也想站出来为死去的仁宗说些什么,只是他们实力有限,地位也不是很高,贸然地站出来,不过就是自寻死路罢了。
有了这三派人的出现,赵宋朝堂之上的运转变得吃力起来,很多工作都是人浮于事,命令下达了,但真正执行者却是找不到人,以至于赵曙登基有些日子了,政务这一块还是混乱不堪。
倘若这个时候,有外敌来攻,怕是赵宋就会变得危险了。但偏是这个时候,好消息传了过来
,辽与契丹都被灭掉了,最新消息是龙军正在龙始帝苏石的带领之下,向草原上杀去。
转眼前,形势突变,整个北方就只剩下了龙帝国,之前赵宋的北面之危没有了,消息传来,赵允让是大为高兴。
他甚至认为,这是老天在照顾他们父子,知道他们需要时间来整理大宋,所以苏石出现,灭掉了最有可能会威胁到赵宋安全的辽国。
外在威胁没有之下,赵允让父子就得以抽出手来解决内部问题。这段时间,赵允让都在忙着与朝臣们谈话,对于中立派是极尽拉拢,对于反对派,采取即拉又打的方式。
一边解决着内部的问题,赵允让也没有忘记处理北边的事情。他并没有小看苏石,所以他决定派出人与苏石进行和谈。
在赵允让,或是说多数的赵宋臣子眼中,龙帝国是很强大,不然也无法灭掉辽国。但若说因此就可以灭掉他们赵宋了,那就是有些夸大其词。
历史之中,辽国强大的时候,也不是没有想过吞并赵宋,但最终不还是以失败而结束吗?
辽国做不到,龙国也不会做到的。
这一点,赵允让自认就是苏石也是可以看得清楚,为此他认为这一次的双方和谈是有着很大成功率。
在赵允让的准备之下,和谈以参知政事文彦博为首,右卫大将军赵从古为副。
文彦博自不用说,此人一向对外主张就是以和谈为主,总是想着靠自己三寸不烂
之舌来搅动局势,掌控天下大势。
这样的人,安排他去作为和谈正使当然是最为恰当不过。
至于说副使赵从古,那可是苏石的亲舅舅,虽然说之前甥舅有些嫌隙,尤其是出了苏石反出赵宋之事后,仁宗更是一气之下夺了对方的官身,将其软禁在家。
一切还是等到赵曙成为了英宗之后,赵允让才给其官复原职的。这也是他想要用利此人,在他看来,亲人就是亲人,就算是关系不好,也远比旁人来得更近一些。
让赵从古跟着谈判的队伍一起去,足以证明了赵允让想与其交好的心思,这点道理苏石不会看不懂。而只要看懂了,接受了,这一次和谈和成功率自然就会大大的提升。
派人与苏石进行和谈的同时,赵允让又派出了另外两支队伍,分别去往的是南面和西面。
枢密副使韩琦为南地特使,负责的是与李唐进行谈判的事宜,同时还兼着调回包拯的重任。
赵允让在韩琦离开时承诺,只要他做好了这件事情,回来就会直升参知政事,成为当朝宰相之一。
南地有曾公亮在,此人可是早早就投靠了赵允让,事情是可控的,唯一让人操心的就是包拯的态度而已。
西面的特使为贾昌朝,这位曹皇后手下之人。
自从赵祯父子被杀,赵曙成为了新皇之后,曹皇后的地位可以说是一落千丈。后宫中的事情现在都由高滔滔负责,贾昌朝这位宰相也
因此失去了见到主子的机会。
这一次,赵允让委以其重任,就是在给贾昌朝一个表现的机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