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太平军浩浩荡荡从开封撤离后,率先傻眼的却是僧格林沁,他为了打赢这一仗,派人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开封构筑了一道相当复杂和坚固的防线,就希望能够借助它来弥补跟太平军的战力差距,从而实现最终的胜利。
然而,防线好不容易建立起来了,可是寄予众望的敌人却没有傻乎乎地往防线上撞,竟然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开封,竟然选择直接朝着黄河的方向北上了!
此时的僧格林沁瞬间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就好比当年大清皇帝皇太极突破所谓的宁锦防线一样,压根就不从山海关一线走,而是直接走喜峰口破长城入关,你能防住一块地段,你能防住所有地段吗?
同样的道理,太平军想要过河,也存在太多的选择,根本没必要在开封跟你死磕,到时候一路打到京城去,你僧格林沁还能坐得住?
僧格林沁自然坐得住,他立刻派人将紧急南下代替赛尚阿的惠亲王绵愉和怡亲王载垣一起找了,将目前的这些情况告知了二位亲王。
目前大军的实际指挥者虽然是僧格林沁,但明面上的奉命大将军却是惠亲王绵愉,只是绵愉对军务一窍不通,绝大部分军务都由僧格林沁做主罢了。
不过看到这个消息后,惠亲王绵愉和怡亲王载垣再怎么愚蠢,也能明白背后的含义,二人脸上顿时有些惊慌,连忙道:“僧王,咱们是不是得派人去追?”
若是就这么放任太平军长驱直入进攻京城,那也就意味着他们的下场绝不会被袁崇焕更好,不管从哪个层面出发,都得派人去阻止。
僧格林沁的脸色也极为严峻,他缓缓道:“二位王爷放心,咱们是一定会展开追击,但是有一点,且不可被敌军给牵着鼻子走,好歹京城还有数万兵力,再加上城中青壮也可动员几万人,守城总没有什么问题。”
“话虽如此,但要是皇上有个万一,咱们可就百死莫赎了。”
绵愉轻轻摇了摇头,他知道僧格林沁的方案更加稳妥,可是过于稳妥也就意味着对皇上存在异心,这事放现在没人说,可将来回到了朝廷,肯定会有人指出来,到时候他绵愉可就真的面临危险了。
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只要在京城的道光皇帝以及几位阿哥殉了国,那么大清朝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人选一只手都能数出来,其中最具资格当大清朝皇上的就是绵愉和惇亲王奕誴,其中惇亲王奕誴身为道光第五子,目前已经过继给了道光皇帝过世的弟弟绵恺,袭了惇亲王,就待在了盛京,但是为人荒唐,且不读书,没有半点当皇帝的样子,并不被宗室所认可......也就是说,名义上手握三十万大军的惠亲王绵愉,反而更有可能成为大清的皇帝。
正因为如此,惠亲王绵愉反而得学会主动避嫌,像刚刚这个问题上,僧格林沁可以这么说,但是他绵愉就必须得坚持,不惜一切代价护住京城,护住皇上。
“僧王,咱们继续守在开封怕是没有太大意义,得往彰德方向派遣援军,至少不能让教匪轻轻松松就打到了京畿.......”
“可眼下派遣多少人合适?”
僧格林沁也有些为难,教匪目前打算渡过黄河北进,可究竟从什么地方过河?过河后又会沿着哪个方向发起进攻?这些都是问题,其次从军事的角度而言,教匪这一次渡河北征实在过于冒险,毕竟想要拿下京城可没那么容易,一旦被坚城所阻,再加上腹背受敌,二十几万教匪说溃也就溃了。
洪秀全和杨秀清这是将命给压在桌子上,一定要见一回高低了!
可问题是,僧格林沁没有这样的决心,他也没有这个权力去将整个大清的精华压上赌桌,面对绵愉的问题,他缓缓道:“举国精锐操之你我之手,不可不慎......还是先探明教匪动向再做打算。”
他望向了一旁的奕山,沉声道:“静轩,你可率领三万马队一路尾随其后,若是遇到了教匪偏师,就击溃他们,若是遇到了主力,就迟滞待援,切记不可冲动。”
“未将领命。”
奕山点了点头,虽然这位大将军的行为一直都很迷惑,但是面临当下这版局势时,也只能老老实实听从僧格林沁的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