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耆英这一副态度,文咸反而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他说得并非没有道理,两江作为大清朝的一部分,官员任命自然是朝廷做主,可现如今两江摆明了要‘东南互保’,旁边还有复汉军虎视眈眈,朝廷的命令到了两江到底还有几分效力,只怕也不好说。
说到底,他们的外交工作到了此时已经陷入了一个困境,大清朝固然是已经躺下,予取予求,丝毫都不带反抗的,但问题是大清朝也不是过去的大清朝,版图已经四分五裂,天下具体还有几块地方听朝廷的也不好说了。
至于复汉军这一边,文咸就更加头痛,赵源的态度过于强硬,又熟稔西方外交的那一套做法,手段极为老辣,使得文咸压根没有用武之地。
而最后的太平军这一边,文咸更不可能去接触一群冒犯主的东方异端,他从心底里就不愿意接触这股势力,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持着何种态度——但是有一点很明显,除非太平军从这一次战役中取胜,否则他不会去立刻接触太平军。
到了这个时候,想谈的谈不了,谈得了的又办不了,陷入了原地的死循环。
当然,英国人和法国人在来之前已经互相沟通过,他们的意见其实十分一致,那就是维持清廷在华夏的统治,确保华夏长期的衰落,从而使得华夏沦为列强的公共殖民地,还不需要面对四亿人口带来的压力。
“耆英,或许大清朝需要大英帝国更多的帮助。”
文咸朝着耆英微微一笑。
.......
东暖阁。
道光并没有昏迷过久,他很快就清醒了过来,将穆彰阿和祁隽藻都召集了过来。
穆彰阿小心谨慎地将后续的情况一一汇报给了皇帝,包括众人在军机处所作的种种决议,也都没有丝毫隐瞒道光皇帝。
二人心情忐忑地跪在地上,等待着随时可能会来的雷霆雨露。
然而,道光皇帝却并没有多么恼怒,他望向了穆彰阿,低声道:“英夷.......英夷可曾退了兵?”
“启禀皇上,英夷的军舰只是运送英使前来天津,并没有攻击大沽口。”
“那就让耆英好好谈,该答应的就答应吧,大清朝已经禁不起折腾了。”
道光长长叹了一口气,他忽然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低声道:“僧王的兵到哪里了?”
“已经到了开封,与教匪正在对峙。”
“好好好.......让赛尚阿率领江宁八旗新军赶往河南,还有那个曾国藩,现如今该不该用他?”
道光始终对汉臣怀着几分戒心,他对曾国藩也并没有多少信任。
“启禀皇上。”
穆彰阿仔细思考了一番,决心为学生说句话,“如今天下并非没有为大清效死力的汉臣,曾国藩就是其中一个,此人向来勤勉,忠于大清,连弟弟都战死在了同粤匪交战的战场上,是个可用的人才。”
“曾国藩当真可用?”
道光有些不确定地询问了一句。
听到这里,穆彰阿连忙加了一把柴,道:“启禀皇上,曾国藩当真可用,他也是奴才是学生,奴才自信没有看错人,他对皇上对大清那是再忠心不过,和潘世恩、林则徐不是一路人,先前还是此人从林则徐手下夺得湘勇,否则今日林则徐麾下平添三万湘勇,威胁可就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