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光二十七年四月到道光二十八年八月,清军在战场上接连丢盔弃甲,战场外所面临的压力也同样不可小觑,光是临时军费开支就飙升到了一干八百余万两,再加上八旗新军和办洋务花费,大清朝仓库里的银子算是彻底搬空了。
除此之外,雪上加霜的是广东、广西以及福建三省已经丢失,湖广更是没了一大半,江南财赋之地也时刻面临着威胁,大清朝的财政收入肉眼可见地暴跌一大截——若是将来两江再丢失出去,朝廷这么多军队靠谁来出?
没有了足够的军饷,哪怕是八旗国族也会撂挑子。
道光皇帝愁得增添了不少白发和皱纹,他已经深刻意识到,倘若再这么发展下去,他爱新觉罗·旻宁很有可能会变成在煤山上吊的第二人。
为了不成为崇祯的继任者,道光只能进一步想办法节省开支,他从原本就已经堪称俭朴的内廷开销中再次大砍了一笔,勒令所有宫妃都要在后宫织布,还裁减了许多宫女,更是狠心拿内务府大大出了一回血,抄了几户包衣的家产,总算是凑齐了三百万两银子,给僧格林沁送了过去。
不得不说,道光如此作为,倒也使得朝政之风为之一振,许多臣子都感叹着圣皇在朝,天下应该要大治了。
然而,吹嘘的奏折刚刚堆满了皇帝的案头,福建之战的结果便也抵达了京城,道光皇帝深感丢了脸面,便将穆彰阿和僧格林沁都召集了过来,目的也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八旗新军何时能够出战?
面对这个艰难的问题,僧格林沁也着实费了不少心思,他小心翼翼地将面临的一切困难婉转地表达了出来,比如钱粮稍有不足,军械稍有不精,士卒稍有不振,训练稍有不勤,但总之在英明伟大的皇帝领导下,这些问题都将会克服。
道光皇帝没心思听吹捧,他目光咄咄地看向了僧格林沁,沉声道:“行了,你就说,到底是什么原因阻碍了八旗新军?”
“皇上,奴才着实有负圣恩......”
僧格林沁也没法子,只能跪在地上求饶。
道光皇帝轻轻叹了一口气,目光柔和地看向了僧格林沁,道:“僧格林沁,你前面屡战屡败,朕却从未怪罪于你,就算革去了你的爵位,也不过是做做样子,照样还是将二十万八旗新军交给了你,你难道不肯对朕说一句实话吗?”
“奴才愧对皇上.......八旗新军训练之缓慢,着实是因为八旗子弟不堪训练之苦,行事颟顸,以致于训练进度迟迟跟不上来,故而影响了成军。”
僧格林沁只能叹了一口气,将真实的情况讲了出来。
说到底,八旗作为一个贵族军事集团,入关已经足足二百年,自然腐化堕落到不成样子,这帮人声色犬马个个在行,可上马打仗则是狗屁不会。更关键的是,这帮人关系错综复杂,任何一个不起眼的家伙,可能姐夫或者二大爷就是在旗内的重臣。即便是以僧格林沁这般高官,也很难对这些人做出真正意义的惩处,往往都是不痛不痒就过去了,也导致这些人的态度越发嚣张。
僧格林沁对这帮家伙算是绝望透顶,他深知用这帮人来练新军,怕是也练不出什么结果来,便小心翼翼试探道:“皇上,不如.......”
道光皇帝一眼就看出了僧格林沁的想法,沉声道:“你是觉得汉人更加可用?”
“奴才不敢。”
“哎,僧格林沁,倘若真有那种能力挽狂澜的汉臣,你以为朕吝惜封赏吗?”
道光脸上浮现出一丝苦笑,“先不说其他人,朕对林则徐、曾国藩可谓是寄予厚望,可是这两个人现在是什么情况,你还不清楚?林则徐为了保全自己的名声,先是弃守了长沙,而后又不愿意去守武昌,偏偏跑到了两江跟耆英打擂台,就为了不开鸦禁!”
“还有那个曾国藩,朕一开始还真看走了眼,以为此人是个忠心耿耿的可造之材,可如今此人带着湘勇躲在了两江,既没有出战的勇气,又想顾全名声,在那里左右为难,难堪重任。”
道光也算是将腹中的一口恶气尽数吐出,他冷冷地说道:“潘世恩这个老狐狸当初以退为进的手段,还真以为朕看不出来?既然他想骑墙观望,朕偏偏不给他这个机会,穆彰阿!”
“奴才在。”
穆彰阿跪在一旁,脸上浮现出一丝惶恐。
“给潘世恩下诏,让他重入军机,若是他不愿意来,那就永远不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