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不多时,荀攸也来了,他刚刚吃完晚饭,还没来得及多休息一下,负责传报的小黄门就来找他,让他进宫面圣。
荀攸知道刘辩这么晚还召见自己,必定有重要事情商议,故此不敢耽误,坐马车赶来。
“臣参见陛下,不知陛下这么晚召见臣有何要事?”
“西凉又传回来消息,此次公孙瓒传回来的情报,可谓是一喜一忧。”刘辩放下手中的奏折。
“哦?西凉发生何事了?”
“公孙瓒与孙坚兵合一处,攻破玉门,董卓被他们所擒,此乃大喜。”刘辩想要抓董卓许久,几经周折,此贼终于被公孙瓒跟孙坚拿下。
荀攸闻言,也替刘辩感到高兴,他祝贺道:“臣恭喜陛下抓住董贼,公孙将军与孙将军不亏是沙场宿将,没有让陛下失望,不过坏消息是什么?”
刘辩说道:“虽然抓住董卓,但我军士兵损失不少,公孙瓒他们恐怕已经无力对付马腾韩遂了。”
“此乃情理之中,倘若他们无力对付马腾韩遂,臣认为陛下一档让他们撤退,以免打草惊蛇,坏了大事,反正来日方长,日后又的是机会对付马腾韩遂。”
“朕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公孙瓒在奏折里还提了一事,他说此次讨伐董卓,刘备兄弟三人立下很大功劳,张飞乃先登者,关羽亲自擒下董卓,此战大胜,他们功不可没。”
所谓的先登者,就是第一个登上城墙的人,一般情况下先登者要被记头功的,以此鼓励将士英勇作战。
当刘辩说到刘关张三人时,荀攸明显愣了一下,因为他对这三人没有什么印象,他想了好一会,这才想起来张飞曾经在皇宫的宴会里大显身手,把袁遗教训得很惨。
“臣记得陛下不是封刘备为平原县县令吗,为何他没有到平原县上任,而是去了西凉?”
“哼,他还能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立下大功,引起朕的注意。”
刘备的些心思,刘辩一眼看穿,他很清楚刘备是什么样的人,为了立
功而违抗他的命令,这可不是光明正大的事情,真要计较起来,刘辩可治他一个抗旨大罪,那可是要人头落地的。
公孙瓒这份奏折提及到他们,明显是有意而为之,一来是说明刘备为此战立下大功,二来是希望刘辩不要去计较刘备违抗旨意。
刘备虽然抗旨在先,但明显功大于错,要是刘辩再去计较,那反倒显得他小气了。
荀攸是聪明人,他从刘辩的语气中看出其对刘备很是生气,他谨慎问道:“陛下是否对刘备此举不满?”
“将士立功,朕本应高兴,也不该去计较他违抗旨意,然刘备是个野心勃勃的人,朕之所以派他去平原县当县令,就是想磨平他的锐气,结果此人违抗朕的命令,还私自跑去西凉出征,朕岂能不气。”
刘辩咬牙切齿,差点没忍住把手上的这份奏折给撕烂,最后他深吸一口气,这才慢慢平复下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