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严接着道:“丞相认为南中部曲之所以受叛军蛊惑,一是因为这里的民风,蛮夷民风彪悍,即使没有咱们汉军,各个部曲之间也时有摩擦,当年的蛮王之争也正是如此。”
“恩……”刘禅觉得诸葛亮分析的有道理,微微点了点头,挥手道:“大人接着说。”
李严抱拳,接着道:“再就是南中各族之间谁也不服谁,并且各自为政,各个部曲都有自己的族长,这也起到了分化的作用。”
“那相父说的釜底抽薪又是怎么回事?”
“根据丞相信上所说,就是征调南中各族的子弟前去参军,这也既消耗了各族的劳动力,同时让各族依旧按照自己的方式管理自己的族人,也不会引起南中各族的反感。”
李严说完看了眼刘禅道:“这就是丞相的釜底抽薪之计,臣虽然觉得不错,但.……臣认为这恐怕不是长久之计!”
刘禅听到从南中补充汉国的兵力的时候,确实眼前一亮,蛮夷民风彪悍,以后从军也必将成为本国的主力,但看到李严犹豫,忍不住问道:“李严大人觉得哪里不妥?”
李严垂了垂首,沉重道:“现在南中势弱,自然不会有非分之想,若以后咱们招募南中各族前去参军,到时候南中军必定会在汉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若到时候这些将领再联合南中部曲翻盘,势必会动了咱们大汉的根基!”
刘禅一时沉默,确实如李严所分析,南中军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他用得好了,以后征战疆场,必定是自己不可多得的助力,可是.……若用不好,到时候南中军在汉国自成势力再联合自己的土著部曲,突然对汉国发难的话,确实是一场劫难。
刘禅攥了攥手,眉头紧皱,这种取舍的抉择让他陷入两难,可是再想想现在汉国的国情,风雨飘摇也不为过,至少现在南中还没有这样的气候,李严未雨绸缪固然没错,但是他确实不想放弃南中这股不小的助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咬了咬牙,刘禅深深叹了口气,似乎下定了决心,沉声道:“李严大人未雨绸缪固然没错,只是现在咱们汉国缺的就是兵源,眼前有这样的好机会,朕,不想放弃!”
李严这次倒没有劝解刘禅,只是深深的闭上了眼睛,通过刘禅的回答,他已经知道刘禅和诸葛丞相做了同样的选择。他自然知道南中军以后会是汉国的一大助力,现在刘禅也做了选择,他不好再多说,只是为了向陛下提个醒吧。
以后谁能说得准呢,即使你再谋划,却谋划不到未来,李严深知这个道理,同样深深的闭上了眼睛,顿了片刻道:“既然陛下打算启用南中军队,臣也希望这些人不会如同臣猜测的那般,对汉国存在异心!”
“朕觉得之所以对南中各族军人存在偏见,无非是和他们接触不多,如果他们能很好的融合到汉军中,或许这些顾虑也会不攻自破!”
刘禅喃喃自语,似乎是在安慰自己的选择,同时也是让李严打消顾虑。
李严笑了笑,接着叹气道:“但愿如陛下所说!”
刘禅点了点头没有说话,顿了片刻叹气道:“好了,如果没有其他异议的话,对南中的改革就按照相父的方案进行吧,如果有什么细节不妥之处,还要劳烦大人和相父多多商议。”
“臣遵旨。”李严沉声抱了抱拳。
“嗯。”刘禅点了点头,随后眼光一闪,道:“对了,咱们什么时候回成都。”
李严道:“这几天等处理好了南中的事,咱们就回朝,陛下觉得如何?”
“恩。也好。”刘禅应着点了点头,随后客气道:“如果没其他事的话,两位大人也下去休息吧,这几天还要辛苦两位了。”
“陛下严重了,臣等告退。”李严和赵云似乎意识到了刘禅准备做甩手掌柜,无奈的摇了摇头,随后抱拳退了下去。
直到看着两人远去的背影,刘禅这才重重的叹了口气,随后闭上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