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诸葛亮还不理解,问道:“主公,这是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很简单,你负责的是整体统筹、调度,把控方向,而不是具体执行。你不需要事必躬亲,也不许你事必躬亲!”
诸葛亮正要反驳,又被向问天把话堵住了:“这件事没得商量,必须听我的!”
“主公也太不讲道理了!”
凭借着两人的亲密关系,诸葛亮发发牢骚的资格还是有的。
向问天也不解释,只是说了一句:“你以后会明白的!”
看着眼前这个15岁的少年,向问天心里想的却是另一个时空50多岁就油尽灯枯的诸葛丞相。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样的悲情故事很感人,但向问天决不允许历史重演。
他希望在诸葛亮性格还没有完全定型之前,适当的干预一些,引导他做出一些正向的改变。
向问天自认为已经有了稳固的根基,条件比当年刘邦好了一万倍。
刘邦能靠一县之才问鼎天下,他向问天要彻底推翻这个千疮百孔的刘氏王朝,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之后的重建才是更加艰巨的任务,需要一大批诸葛亮这样的人杰来参与。
向问天不希望自己将来重蹈刘邦的覆辙,国家一统了,国力却见底了。
先是忙于剿灭异姓王,后又深陷白登之围,还有外戚宦官干政,七国之乱。
刘邦从起兵到称帝用了不到10年,西汉王朝恢复国力却用了几代人的时间。
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刘邦在用人方面犯了什么错?
这些都是向问天需要认真思考,并吸取教训的。
……
“向使君呢?向使君在哪,我要见他!”
张飞标志性的大嗓门把沉思中的向问天拉回了现实
,也不知道这家伙又在发什么疯。
“张将军,主公在思考问题,请不要打扰!”
卫兵的劝告对张飞这莽汉根本没用,他还是一个劲地往里面闯。
“算了,让他进来吧。这厮来了,哪还能安静的了。”
向问天苦笑着摇头,没办法,既然接纳了他就得忍受他的这些毛病。
“益德,什么事这么着急?”
张飞大步流星地走进向问天的书房,自己倒了杯茶一饮而尽,然后才说:
“向使君,你不公平!”
“不公平?我哪里不公平了?”
“攻打江夏,连刚来的高顺都有份,却偏偏不让俺去!”
“是这件事啊!你从自己的部曲里挑1000人与陷阵营比试,赢了的话,以后陷阵营的任务都有你一份。”
向问天拿话一挤兑,张飞马上就哑口无言了,站在那里抓耳挠腮。
“没话说了吧!益德啊,需要大将冲锋的时候,陷阵营不如你;但如果阵地战需要破局,你不如陷阵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