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一部论语,不过一万六千余字。”朱肃也不等宋濂想出个解释,便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可后世诸多所谓的‘大儒’,如董圣,如程朱、对着这仅仅一万六千余字,却能动辄就生生的掰出煌煌百万言、千万言、万万言的道理来。”
“在大本堂时我便时常思之,‘论语’乃是孔夫子教导弟子之言论。既要教授他人,当以简明清晰、使弟子理解吸收为要。”
“夫子当真便会那般遮遮掩掩,神神秘秘,力求所说的每一句甚至每一字,都要蕴含着程朱所注释的那般玄奥深厚的道理吗?”
“真有那么多的道理,夫子为何不直接明言,而要那些需要被教育的驽钝弟子去猜、去发现?若他们真有这么聪明,还需要夫子做何?”
“一言传诸三人,便要面目全非。那些为论语做注、动辄煌煌千万言的所谓后人大儒,就真的不会会错夫子之意吗?”
“当今学子们所学的这个庞杂繁复的儒学……当真就是孔夫子昔日所言所想,所要传之于天下的,那个儒学吗?”
朱肃语出惊人。
“殿下慎言!”宋濂惊的豁然站起,甚至连几上的茶盏被带的摔落在地,也犹如未闻。额上脸上,更是已经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细汗。
“程朱……程朱之理学,其深奥玄妙,博大精深,凡俗即便倾尽一生,也难以得窥其中之万一。”
“殿下未知其玄,安可妄言其非?”
宋濂道。只是此时的神情,已经不复先前那般凌厉的斥责之意。
“深奥玄妙,博大精深?”朱肃轻笑。“宋师,我写给方孝孺的那些东西,莫非就不深奥玄妙,博大精深了吗?”
“若论深奥,那些言论,只怕不下于程朱。何以宋师以程朱为儒学正朔,而将那些言语,视作
惑众之妖言?”
朱肃写给方孝孺的那些只言片语,那都是能流传到后世的哲学之精华,皆是曾经在某一个时代里,影响过千百万人、造成过轩然大波的思想。
经过历史长河的掏洗,这些思想即便是其中那些十分扯淡的唯心主义,其中亦是有着足够深刻的“哲理”在内,足以供人深挖探究。要不然,又如何能将方孝孺那样的死板才子,给直接忽悠的瘸了?
对错姑且不论,若只说深奥,枯燥晦涩的程朱理学,只怕还及不上这诸多足以流传后世的哲学名句之万一!
“正朔,妖言,正朔,妖言……”博学之如宋濂,一时之间,竟然也被朱肃这一番论断给说的儒心不稳。
是啊,程朱理学确实深奥,可那些从方孝孺口中流传出来的只言片语,也并不在其之下。难道只因为程朱挂靠着儒家,便是正朔?
如若如今被视为儒学正朔的程朱理学,当真是所谓的“正朔”的话,那么为何汉唐之时,天下强盛昌隆。而到了宋元时期,朝廷都奉行以程朱治国,整个天下却是江河日下,越发显得衰颓?
这岂不正说明了,万千学子所尊奉的理学,将天下指引进了一条错误的死胡同?
而且,程朱之言,真的便是孔夫子的意思吗?
如若不是,那么程朱之学,与那些方孝孺所说的歪理邪说,又有何不同?
天下学子多年钻研,皓首穷经,莫非当真都是错的?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