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二年(619年)十一月至武德三年(620年)正月,短短三个月的时间,是唐王朝河东之战发生转折的重要时期。在这段时期,唐朝方面,有得有失。但是,总体来说,还是让唐王朝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所谓“得”,武德二年(619年)十一月,李世民率领关中唐军主力,迅速赶赴河东战场,驻兵柏壁,打乱了刘武周进攻浩州的计划。与此同时,李世民采取坚壁清野,袭扰敌后的疲敌战术,不断派兵袭扰刘武周军队的粮道,逐渐消耗敌军的士气。果然,由于李世民的疲敌战术,致使刘武周、宋金刚的部队,军心浮动,士卒疲惫不已。
而且,李世民屯兵柏壁,与宋金刚对峙期间。为了鼓舞前线将士的斗志,唐高祖李渊亲临一线,巡视黄河沿岸。不料,却发生了独孤怀恩谋逆事件。幸好,唐高祖吉人天相,果然采取措施,诛杀了叛将独孤怀恩及其党羽,平息了这场未遂兵变,解除了来自唐军内部的一大威胁。
所谓“失”,那便是武德二年(619年)十二月的“夏县之战”。究其原因,此战之所以失利,乃因独孤怀恩心怀反志,从中作梗,故意拖延唐军进攻夏县的部署;同时,加上永安王李孝基决策失误,失了进攻夏县的最佳时机。最终,唐军在夏县一战中,伤亡惨重,全军覆没,遭遇了自太原失守以来最大的一次军事失利。
夏县之败的影响,不止是唐朝遭遇的一次军事挫折,更带来了一个严重的后果。夏县一战,负责策应李世民主力的那一路唐军,全军覆没。如此一来,李世民等于是没有任何外援,孤军直面三股强敌。若是再出现一丁点的失误,李世民所率的唐军主力,便会重蹈夏县之败的覆辙。
所以,这三个月的作战,对于李唐王朝而言,既是转折,又是挑战。应该说,唐朝与刘武周的决战,已经到了最关键的决胜阶段。如果指挥得当,唐军便能趁势反击,扭转战场态势,彻底消灭刘武周政权。倘若此战失败,唐王朝在河东最后的希望,也将不复存在,统一天下更是遥遥期。
面对河东危在旦夕的战局,如果换成一般的军事将领,或许计可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防线崩溃,坐视大唐丢失河东之地。然而,此次的唐军统帅,则是久经沙场,用兵如神的秦王李世民。
很快,仅仅数月,一潭死水的河东败局,竟然奇迹般地逆风翻盘。在李世民的指挥之下,唐军取得了河东之战的决定性胜利,瞬间使得刘武周、宋金刚的主力大军,灰飞烟灭,直接导致了他们的灭亡。
武德三年(620年)正月下旬,也就是平定独孤怀恩叛乱不久,唐高祖启程返回长安,结束了巡视黄河沿岸的行程。到目前为止,唐王朝在河东战场,便只剩下李世民独撑大局。换言之,唐朝在河东唯一的希望,也是最后的希望,就只有秦王李世民,以及他麾下的唐军主力。
以李世民的军事指挥才能,扭转战争走向,击溃刘武周的主力,并不是什么难事。其实,早在武德二年(619年)十二月份,唐军兵败夏县不久,李世民部署唐军,便为唐王朝赢得了一场久违的胜利,这就是“美良川之战”。
这一仗,虽然是一场局部胜利,但它的最大意义是,打破了刘武周不可战胜的神话,击败了刘武周、宋金刚的头号猛将——尉迟敬德。《资治通鉴中,是这样记载“美良川之战”的前前后后:
尉迟敬德、寻相将还浍州,秦王世民遣兵部尚书殷开山、总管秦叔宝等邀之于美良川,大破之,斩首二千馀级。顷之,敬德、寻相潜引精骑援王行本于蒲坂,世民自将步骑三千,从间道夜趋安邑,邀击,大破之,敬德、相仅以身免,悉俘其众,复归柏壁。
前文说过,在平定独孤怀恩之乱的过程中,尉迟敬德算是帮了唐朝一把。但是,对于是否降唐的问题,尉迟敬德依然犹豫不决,持观望态度。因此,尉迟敬德选择两头押宝,表面上为刘武周效力,暗地则与唐军搭上线。所以,就敌我态势而言,尉迟敬德还是唐军的敌人。而且,李世民还不知道他和唐军的“秘密协议”。
更何况,武德二年(619年)十二月的时候,尉迟敬德还没有与唐军主动联络。并且,唐军出兵进攻夏县,尉迟敬德奉刘武周、宋金刚之命,与寻相率军救援夏县;结果,夏县一战,大败唐军,俘虏了唐军数员大将。单从这一点,李世民便不能轻易放过尉迟敬德,双方的对决,法避免。
这个时候,李世民正在筹划下一步的军事行动。虽然,李世民一直奉行坚壁清野,袭扰敌后的疲敌之计,但是,夏县之战的失利,使得唐军在河东战场的处境,越来越危险。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李世民决定调整战术,不能一味地消极防御,必要的时候,可以主动出击,以攻为守。
此时的大唐朝廷,迫切需要一场胜利,用以振奋人心。因此,李世民打算趁着敌军松懈之际,发起突袭,打他一个措手不及。于是,他将目标锁定在了敌将尉迟敬德、寻相所率领的大部人马。
当时,打完夏县之战后,尉迟敬德、寻相率领所部兵马,准备撤回浍州。在李世民看来,自己一直期待的最佳战机,终于等到了。因为尉迟敬德、寻相刚刚击败唐军,打了一场胜仗,必定是志得意满。因此,撤军途中,部队的防守戒备,肯定会有所松懈。所以,此时发起突袭,绝对可以起到出奇制胜的作用。
事不宜迟,李世民立即派遣麾下两员大将:兵部尚书殷开山、马军总管秦琼,率领一支唐军精锐,急速行军,抢在敌人前面,从半途截击尉迟敬德、寻相的军队。李世民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前文说过,洛阳北邙山之战后,瓦岗军的许多将领,要么投降王世充,要么归顺李唐。尤其,李密身死熊耳山后,崤山以东的瓦岗军旧部,基本上全部归顺唐朝。北邙山之战失败后,秦琼先是和程咬金、裴仁基、裴行俨父子等瓦岗将领,被迫投降王世充。后来,秦琼又辗转归顺唐朝。关于秦琼归唐,下一章节会具体说到。
秦琼归唐之后,唐高祖李渊将他划归秦王府,在秦王李世民帐下效力。李世民素闻秦琼武艺高强,骁勇善战,是瓦岗军赫赫有名的战将。所以,李世民非常器重秦琼,命他随自己坐镇长春宫,授予马军总管一职。
此次出击尉迟敬德所部,李世民委派秦琼出战,与殷开山共同领兵,前往截击敌军。殷开山从太原起兵之时,便一直追随李世民,一路跟着李世民从太原杀入关中,攻克长安。后来,武德元年(618年)的开唐第一战,殷开山两次随李世民征战西线。最终,浅水原之战,一举消灭西秦。由此可见,殷开山是唐军中一员战功累累的沙场宿将。
并且,此番截击敌兵,也是秦琼归顺李唐以来第一次披挂上阵,也是秦琼、尉迟敬德两大门神的第一次沙场对决。那么,这次突袭敌军,是否能够马到成功?事实证明,李世民这一次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接到李世民的命令后,殷开山、秦琼二将不敢耽搁,即刻点齐兵马,迅速出击。终于,在两位唐将的神速推进之下,唐军在美良川一带,截住了正在撤军的尉迟敬德、寻相所部敌军。
截住这股敌军之后,殷开山、秦琼没有一丝停顿,立刻率领唐军,对敌兵发起突袭。由于先前在夏县之战打败唐军,尉迟敬德、寻相此时忘乎所以,带着大队人马,招摇过市。整个部队,几乎处于不设防状态。所以,他们根本不会料到,唐军敢于千里奔袭;更不会想到,会有一队唐军,如神兵天降,从半途截击。
因此,这一仗的最终胜负如何,可想而知。美良川一战,唐军大获全胜,一举击破尉迟敬德、寻相所部敌军,斩首两千余级。尉迟敬德和寻相二人,本来打算自夏县返回浍州。不曾想,途经美良川,被唐军突袭截杀,损失了上千兵马。并且,美良川之战,唐军彻底切断了尉迟敬德、寻相退回浍州的要道。
很显然,浍州是回不去了。既然法撤回浍州,尉迟敬德和寻相只得另寻出路。当时,王行本占据蒲阪,唐军还没有收复蒲阪。对于这二人而言,蒲阪是唯一的去处。于是,尉迟敬德、寻相以救援王行本为由,率领剩余精骑,前往蒲阪。他们的目的,是要和王行本合兵一处,共同抵御唐军。
美良川之战,算是给唐朝反击刘武周、宋金刚来了个“开门红”。对于尉迟敬德、寻相联合王行本,占据蒲阪的企图,了如指掌。李世民捕捉到这难得的战机,决定趁热打铁,再度出击。如果尉迟敬德、寻相二人,真的和王行本合兵一处,唐军的处境,将会非常不妙。对此,李世民计划再打一仗。
这一次,李世民亲自出马,统率三千步骑兵,连夜行军,从小路包抄至安邑附近。到达安邑之后,李世民指挥唐军,迅速发动进攻,袭击了尉迟敬德、寻相部众。结果,李世民再度击败敌军,尉迟敬德和寻相仅以身免,只身逃离,其麾下大部分军卒部众,全部被唐军俘虏。
在李世民的绝妙部署下,唐军接连取得了美良川、安邑两场战役的胜利,一举击溃了敌将尉迟敬德的大部人马。这两场胜仗,虽然没能重创敌军主力。但是,自从刘武周兴兵犯唐以来,尤其是占领太原之后,他基本没有遭遇过任何有效的抵抗。然而,美良川、安邑两战,却让刘武周栽了一个大跟头,先后遭遇两次兵败。
并且,当初宋金刚派遣尉迟敬德、寻相率兵支援夏县。本来,夏县之战,已经击败唐军。没有想到,在撤军途中,却被李世民布置的奇兵,中途截击。二人所率领的这支队伍,几乎全军覆没。换句话说,虽然尉迟敬德一时得胜,却最终血本归,部队损失殆尽。夏县之战的胜利,也就不值一提了。
要知道,刘武周、宋金刚麾下最得力的将领,正是尉迟敬德。如今,尉迟敬德相继兵败于美良川、安邑。这对于刘武周、宋金刚的军事实力,疑是一个沉重打击。同时,对于刘武周、宋金刚一路得胜的气焰,照样是一个不小的打击。美良川、安邑两战大胜,揭开了唐军河东反攻的序幕。
美良川、安邑之战获胜后,李世民率军重返柏壁,继续与宋金刚主力对峙。两战大胜,极大鼓舞了唐军将士的斗志,一改唐军在河东被动挨打的劣势。所以,唐军上下群情激昂。不少将领纷纷向秦王请战,建议李世民,趁着敌军精兵新败,一鼓作气,与宋金刚主力进行决战,争取一举收复太原,平定河东。
两场局部性胜利,并没有让李世民被胜利冲昏头脑。此时的李世民,依旧保持着一位杰出军事家冷静的思维。在他看来,这个时候,还不是与宋金刚决战的最佳时机。因此,李世民向众将理性分析形势:
金刚悬军千里,深入吾地,精兵骁将,皆在于此。武周据太原,专倚金刚以为捍。士卒虽众,内实空虚,意在速战。我坚营蓄锐以挫其锋,粮尽计穷,自当遁走。(《旧唐书·太宗本纪)
李世民非常清楚敌人的虚实,宋金刚虽然兵力众多,却因千里行军,士卒疲惫,且粮草不济。故而,宋金刚急于与唐军速战。针对宋金刚的眼下境遇,唐军目前最好的策略,便是继续坚壁清野,挫其兵锋,进一步消耗敌军的有生力量。等到宋金刚粮草耗尽,自会主动撤军。到时候,唐军大举反攻,定能一战破敌。
而且,李世民还看到了更深的一层。刘武周之所以如此张牙舞爪,所倚仗的军事力量,非是宋金刚麾下的精兵强将。如果全歼宋金刚主力,刘武周将彻底丧失耀武扬威的唯一资本,进而瓦解他的心理防线。消灭宋金刚后,李世民兵锋所向,直指刘武周本部。届时,唐军或许不费一兵一卒,即可迫降刘武周。
李世民通过攻守兼备的战术,逐渐改变了唐朝在河东前线的不利局面。反观宋金刚所部,不仅毫进展,反而损兵折将,在美良川、安邑两场战役中,遭遇大败,士气大大受损,渐渐陷入战争泥潭,进不得进,退不得退。
就在宋金刚骑虎难下之时,刘武周方面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相比于宋金刚,刘武周在军事方面,随之进入了一个停滞不前的瓶颈期。自从占领太原之后,刘武周的好运气,似乎就到头了。
武德三年(620年)二月,刘武周派遣大军,进犯潞州,连破长子、壶关等地。当时,驻守潞州的唐朝守将郭子武,时任潞州刺史。由郭子武于指挥方,抵挡不住刘武周的大举进攻,眼看潞州就要沦陷。
为了保卫潞州,唐高祖委派将军王行敏,作为“中央特派员”,前往潞州督战,协助郭子武共同守城。可是,王行敏刚到潞州,就因为守城方略,与郭子武产生了严重分歧,两人闹得不可开交。
就在此时,有人向王行敏告发,说郭子武意欲叛唐,准备投降刘武周。出于稳定潞州局面的考虑,王行敏壮士断腕,未经请示,下令诛杀郭子武,将首级拿出来示众。紧接着,王行敏总揽潞州军政大权,稳定住了城内局面。很快,刘武周再度派兵进攻潞州。面对敌军的再度进犯,王行敏指挥军队,部署守城,一举击退了刘武周的大军。
本来,刘武周想趁着潞州唐军将帅失和,军心不稳的机会,大举进攻,企图迅速占领潞州。没有想到,事与愿违,刘武周在潞州城下,被唐朝守军击败。攻打潞州受挫,刘武周只得改变进攻方向。
是年三月,刘武周又派遣手下大将张万岁,率军入侵浩州,这已经是刘武周第三次攻打浩州了。前两次进攻浩州,均以失败告终,所以这一次,刘武周是下了血本,论如何,也要拿下浩州。敌将张万岁率军进犯浩州,不曾想又是一场大败。唐将李仲文带领所部兵马,大破敌军,俘斩数千人。
又过了不久,三月二十一日,唐朝行军副总管张伦,再次率领唐军,于浩州击败刘武周大军,俘斩千馀人马。浩州两次大战,刘武周不仅没能攻克浩州,反而折损近万余兵马,元气大伤。在此之后,刘武周数次进攻浩州,结果都被李仲文所击败,浩州依然久攻不下。可以看出,此时的刘武周,俨然江郎才尽,到了强弩之末的境地。
刘武周进攻潞州、浩州,先后失利,损失惨重。从这个时候开始,唐军逐渐扭转了不利局面,占据了战场的主动权。仅仅一个月后,被刘武周一向倚为支柱的宋金刚,也迎来他的末日。一场激战下来,唐王朝取得了河东大战的决定性胜利。
前文介绍过,武德二年(619年)十二月,李世民发起了美良川、安邑两场战役,主动出击,一举击溃了宋金刚麾下尉迟敬德、寻相所部,初步改变了战场态势。这两场局部胜利,沉重打击了宋金刚军队的嚣张气焰。
重创尉迟敬德、寻相之后,李世民重返柏壁,与宋金刚主力继续相持。按道理讲,敌军新败,唐军若要速战速决,就应该全线反击。可是,李世民审时度势,冷静判断形势,并没有急于和宋金刚决战;李世民抓住了宋金刚粮草不足的短板,坚守营垒,和宋金刚打持久战。他的目的,就是要逐渐消耗掉敌军的粮草。等到宋金刚粮草耗尽,肯定会主动撤军。只要宋金刚一撤,李世民的机会,也就来了。趁着敌军后撤,唐军全线追击,尽数全歼宋金刚主力,那样胜算会更大。
宋金刚终究不是李世民的对手,不如李世民用兵诡谲。军中粮草日益告急,所以,宋金刚才急于消灭唐军。不过,李世民早就猜透了他的心思,坚壁清野,拒不与敌交锋。这样一来,宋金刚计可施,只能眼睁睁看着粮草消耗干净。敌兵粮草消耗殆尽,这正是李世民所希望看到的。
终于,李世民的消耗战策略,起到了预期的效果。武德三年(620年)四月,宋金刚军中粮尽。此时,摆在宋金刚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退兵。如果不退兵,即使不被唐军消灭,也会被活活饿死,甚至还会发生哗变。奈之下,宋金刚一狠心,下令大军北撤。紧接着,一场恶战,在所难免:
秦王世民追及寻相于吕州,大破之,乘胜逐北,一昼夜行二百馀里,战数十合。(《资治通鉴)
宋金刚率军北撤,正中李世民下怀。李世民明白,一旦军队徐徐后撤,肯定会失去应有的秩序。到时候,退兵就会变成溃败。所以,敌军溃退之时,正是大举追击的最好时机。于是,李世民当即下令,所有唐军主力,拔营起寨,倾巢出动,追击宋金刚的军队,对敌军发起反攻。
李世民亲率唐军主力,一路狂飙,追击后撤的宋金刚大军。果然,在李世民的紧追不舍之下,唐军追至吕州,与敌军寻相所部迎头相撞。碰上寻相所部后,李世民二话不说,立刻开打,双方展开一场血战。一仗下来,寻相的部众被杀得溃不成军,唐军大获全胜,成功击破了这一路敌军。
大破寻相于吕州之后,宋金刚的军队,基本上被唐军击垮了。李世民自然不会就此打住,准备扩大战果。因此,李世民率领大队唐军,继续乘胜出击,追亡逐北,一昼夜奔袭二百余里,并且,沿途还打了数十场大战。不难想象,已成惊弓之鸟的宋金刚溃兵,面对势如破竹的唐军将士,哪里还是他们的对手,相继败下阵来。
当唐军杀奔到高壁岭的时候,李世民还要追击敌军。这个时候,李世民麾下的重要将领——总管刘弘基,上前拉住李世民胯下战马的缰绳,执辔劝谏,向秦王李世民提出自己的意见:
大王破贼,逐北至此,功亦足矣。深入不已,不爱身乎!且士卒饥疲,宜留避于此,俟兵粮毕集,然后复进,未晚也。(《资治通鉴)
刘弘基建议李世民,大王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战果了,经过长途奔袭追击,士卒肯定都很疲惫。不如就在此地安营扎寨,稍作休整,等后方粮草一到,再追击宋金刚残部,也不失为一条兵家妙计。
不料,对于刘弘基提出的稳妥之策,李世民断然拒绝。这位从十六岁就开始从事军事活动,南征北讨,威震天下的大唐军神,此时此刻,表现出异常坚定的一面。只见,李世民斩钉截铁,豪气干云地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金刚计穷而走,众心离沮;功难成而易败,机难得而易失,必乘此势取之。若更淹留,使之计立备成,不可复攻矣。吾竭忠徇国,岂顾身乎!(《资治通鉴)
在李世民看来,宋金刚现在是苟延残喘,不堪一击。《孙子兵法中说,“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越是这个时候,越要一鼓作气,将其彻底歼灭。如果放跑了宋金刚,等他恢复了元气,再想消灭,可就麻烦了。所以,熟谙用兵之道的李世民,绝不会给宋金刚死灰复燃的机会。
说完,李世民策马扬鞭,一骑绝尘,继续前进追击敌军。唐军众将士都清楚,秦王李世民是个怎样的人。他们的这位统帅,向来一言九鼎,决定的事情,从来不会轻易改变。既然秦王已经一马当先,这些兵将,自然不敢再多说什么。于是,唐军部队上至将校,下到士卒,纷纷紧跟李世民,奋力追杀宋金刚。
皇天不负有心人。李世民率领唐军主力,在后紧追不舍,兵至雀鼠谷时,终于追上了宋金刚的大军。紧接着,两军在雀鼠谷又是一场空前激战。李世民指挥唐军将士,猛攻宋金刚,一日之内,连续进行了八次大规模作战,大破敌军,追擒、斩杀敌军达数万之众。宋金刚主力,被一战摧毁:
遂策马而进,将士不敢复言饥。追及金刚于雀鼠谷,一日八战,皆破之,俘斩数万人。(《资治通鉴)
另外,特别需要大书特书的是,“雀鼠谷之战”中,李世民当时的座下良驹,也是立下了赫赫战功。这匹宝马良驹,正是大名鼎鼎的“昭陵六骏”之一——“特勒骠”。可以说,这匹“特勒骠”,见证了李世民纵横千军万马的所向披靡。
前文讲过,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浅水原之战,使得李世民的“白蹄乌”坐骑,一战成名。同样,此次在“雀鼠谷之战”,与宋金刚的对战中,李世民所乘骑的,亦是“昭陵六骏”的另一匹良驹:特勒骠。
关于“特勒骠”,李世民在自己的《六马图赞中,详细介绍了这匹战马的相貌、毛色,以及作战经历:
黄白色,喙微黑色,平宋金刚时所乘。
之所以称其为“特勒骠”,是因为此马毛色黄里透白,白喙呈现微黑色,故称“骠”。所谓“特勒”,其实就是突厥高级官职的称号。由此可见,“特勒骠”的品种,属于突厥良马,是典型的锡尔河流域的大宛马,也就是汉代著名的“汗血宝马”。
今天陕西咸阳的唐太宗昭陵,“特勒骠”的石刻,位于昭陵祭坛东侧的首位。从石刻外表上看,“特勒骠”体格强健,腹小腿长。当初,李世民正是骑着它,驰骋于三晋大地,在雀鼠谷一日八战,大破敌将宋金刚。所以,唐太宗李世民对自己的这匹战马,非常看重,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应策腾空,承声半汉;天险摧敌,乘危济难。(《六马图赞)
雀鼠谷之战,李世民亲冒矢石,身先士卒,唐军将士亦是奋勇杀敌,最终大获全胜,击溃宋金刚主力,斩获数万敌军。经过一整天的浴血奋战,唐军此时也已是精疲力尽,急需休整。
考虑到全军将士的承受力度,李世民暂时停止追击。当天夜里,李世民下令,将军队驻扎于雀鼠谷西原,休整一个晚上。作为唐军主帅,李世民因为连续不断的行军与作战,使得他的身体严重透支,疲惫不堪。根据史书记载,数日奔袭追击,从柏壁杀至雀鼠谷,李世民已经两天水米未进,三天未解甲,马不卸鞍。
同样,此时此刻,唐军内部也开始极度缺粮。全军上下,唯一的口粮,只有一只羊。仗打到这个份上,众将士都是又累又饿。索性,李世民破釜沉舟,命人将军中仅剩的这只羊宰杀。然后,李世民与全军将士,共同分食一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