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动人心的,是骨子里的美。
骨子里的美,它透露出来的就不是艳丽了,而是比艳丽更精致、更持久的美,这种美来源于内心,与外表的美丽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超越寻常的美丽,摄人心魂,动人心魄。
林徽因的完美在于恰到好处的外貌,在于纯净高雅的气质,在于她圣洁而有趣的灵魂。
漂亮的女子千篇一律,美丽的灵魂独放异彩。
“一个人的气质里,藏着她读过的书。”
高雅源于修养,高贵源于学识。
有人用笔墨写作,有人用生命写作,有人用灵魂写作。
林徽因就是一个用灵魂写作的才女,她的作品渗透着知性的深厚,她用灵魂的感触世界,用灵魂倾诉感知。
她的笔下如潺潺流水,纯净而优雅地传递着人间的暖和爱。她的文字有着淡淡的忧伤,但充满智慧的感悟,字里行间,透露出哲理的光芒和思想的趣味。
当最有才的男人遇到美丽的女人,总是会发生一些情缘缠绵的爱情故事,然后幻化成几多温润的记忆,融化为几多雅健的风情,散落于历史的长河中!
1940年冬天,梁思成和林徽因以及营造学社的同仁,为了就近利用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的图书资料,也同史语所一起离开昆明入川,来到离宜宾60里的南溪县李庄镇上坝村安营扎寨。
上坝村是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子,林徽因一家住的地方叫月亮田,来到这里后,他们夫妻双双重病,全家经济拮据,需要变卖衣服来度日,他们陷入了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
四川的冬天潮湿、阴冷,再加上一路上的舟车劳顿,到达李庄后,林徽因的肺病恶性发作而卧床不起。
林徽因一家所住的农舍,是一些低矮、阴暗和潮湿的住所,两间陋室顶上的席棚是蛇鼠经常出没的地方,床上又经常出现成群结队的臭虫。
李庄远离都市的文明,条件艰苦,吃水要到村外面的水塘去挑水,晚上只能点一盏菜油灯来照明。
在简陋的屋子里,家里连一张像样的床都没有,唯一能给林徽因养病用的“软床”是一张摇摇晃晃的帆布行军床。
因为环境恶劣,而又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林徽因病情一天天加重,她一天天消瘦下去,眼窝深陷,面色苍白,几个月的时间,便从往日明眸皓齿的女神变成了憔悴不堪的妇人。
为了维持生计,梁思成不得已把伴随他二十多年的派克金笔和手表送进当铺,拿钱买几条草鱼回来。
当梁思成凄然地说道:“把这派克笔清炖了吧,这块金表拿来红烧。”林徽因除了苦笑,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这些专家和学者,这些民国成群结队而来的天才们,即便是这样的艰难困苦的条件,也没能阻止他们追求学问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