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学和朋友中,对傅斯年影响较大的还有俞大维。
一九九九年,在表彰“两弹一星”的二十三位科学家时,钱学森有个引人瞩目发言:
“今天受奖者大都是七十岁以上的第一代科学家,有三位先贤前辈是我们这一代人所最感恩与怀念者,由于他们三位的远大眼光,以及培育人才的宽宏胸襟,才有今日的丰硕的成就呈显在国人面前。第一位就是俞大维先生,例如在场的受奖人任新民、屠守锷、姚相斌、孙家栋、黄纬禄、徐兰如、沈正功及谢光选均系在俞大维的兵工厂及研究机构工作或资送出国留学培养出来的人才……”
从一九四九到一九九九,整整半个世纪,俞大维——这个在海峡这边,曾被刻意隐藏了五十年的名字,终于在官方场合被重新提及。
能够实事求是的评价和对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或许这仅仅是开始,也毕竟是了不起的进步。我们常把实事求是挂在嘴上,当然,挂在嘴上是很容易的,但做起来,是很难的。我们常说,这个自信,那个自信,如果不能实事求是的正视历史,谈何自信呀!
俞大维(1897~1993),绍兴人。也是出身于书香世家。其伯父俞明震,清代进士,翰林院学士。其父俞明颐,曾任湖南陆军小学总办。其母亲曾广珊是曾国藩的孙女。
俞大维五岁就开始读《公羊传《谷梁传《左传《礼记等,并同时学习英文。他在《公羊传上下的功夫最深,在阅读不久后即能背诵。也正是这部经典,将他本就聪颖的脑袋磨砺得像剃刀一样锐利,为他以后的求学和从政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九一五年在上海复旦大学附中毕业后,就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保送美国哈佛大学留学获博士学位,后赴德国深造。
是知名的弹道学专家。历任国民政府军政部少将参事、参谋本部主任秘书、驻德大使馆商务专员、军政部兵工署署长、军政部次长、交通部部长等职。
一九四六年前后,在蒋介石与马歇尔之间翻译联络,是三人小组成员之一,参加与中国共产党的谈判。
去台湾后,先后任“驻美大使馆”顾问、防务部门部长、“行政院”政务委员、台湾地区领导人办公室政策顾问、资政。他主张一个中国,.立认为“.台”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去世前皈依佛门,法名净维。
一九二七年浙江省长陈仪派葛敬恩和蒋介石联系,参加国民革命军。事机不密为当时的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所知,派朱梅村包围梅花碑浙江省长公署,将陈仪押送南京。后经人说项,总算事。
孙传芳失败后,国民政府定都南京。陈仪于一九二八年派他到德国考察军事,实际上是向德国的兵工厂洽购军火。因为陈仪在日本士官学校毕业以后,又就读日本陆军大学第一期毕业,是正规的军事学校出身,对军械方面是比较在行的。
陈仪不谙德文,对德国兵工制造情况也不甚了解,所以在出国以前,向各方探询我国旅德人士中是否有熟悉德国兵工制造方面的人员,以便到德国后作为一个咨询的对象。
这时候国民政府的行政院院长是谭延闿,谭是湖南人,他的父亲谭钟麟也当过清朝巡抚,和俞家是世交。
这时谭延闿的儿子谭伯羽也在德国柏林读书,陈仪临行的时候,谭延闿写了封信托陈仪带交谭伯羽。
陈仪到了德国柏林以后,找到了谭伯羽交给他父亲的信札,同时问他有懂得兵工制造的人才,谭伯羽就把俞大维介绍给陈仪。
陈仪在俞大维的协助下,经过几度的参观和研究讨论,和德国的军火商人签订了几宗军火交易。依照国外军火商人的规矩,凡是购买军火的都有百分之五的“回扣”。中国从清末的李鸿章开始,也都收受回扣。
陈仪平生以廉洁自持,当时他拒绝收受回扣。可是俞大维却向陈仪建议:如果拒绝“回扣”,白白便宜了德国的军火商人,不如收了“回扣”,上交国家,这样于个人的清廉操守损,而国家也有实利可得。
结果陈仪采纳了俞大维的建议。陈仪回国后就把这项回扣上交,很为蒋介石嘉许,任命陈仪为军政部常务次长。这时候军政部长是冯玉祥。
俞大维于一九三二年回国,初时任国民政府参谋部主任秘书。这时陈仪是以军政部常务次长兼任兵工署署长,他赏识俞大维的才干,又是弹道学专家,所以向蒋介石保荐。在一九三三年俞大维就出任兵工署署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