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延塽毕竟年长傅斯年二十五岁,也是从小地方出来,见大世面没有几年。他对傅斯年这样的刚进入大城市的人,自身有切身体会。他心很细,想得也很周到。临分手前,他带着傅斯年到卫生间里,教会他怎样用抽水马桶,淋浴等。傅斯年可算是开了眼了,感觉自己像是到了另一个的世界,又感觉自己在童话故事中,这世界上还有这么干净的厕所吗?
他很感动,心想幸亏侯延塽想得周到,否则自己说不定会闹出什么笑话。
侯延塽离开英家时,傅斯年很是不舍,他把侯延塽送出很远。路上,侯延塽告诉傅斯年,尽管安心在这里住下,英敛之和他是特别好的朋友,他和他的夫人都是很好很好的人,一定会对傅斯年很好的。傅斯年说,虽然刚认识,但他看出来了,这家人对人特别好。
临分手的时候,侯延塽给傅斯年留了些零钱,让他遇到什么难事时,可以应应急。两个人分手后,傅斯年不舍的目送着侯延塽。
侯延塽是他父亲的学生,按辈份两个人应当是平辈论交,但是,傅斯年宁愿叫侯延塽叔叔。这不仅因为对方年长自己二十五岁,而是越来越觉从侯延塽身上,感受到父亲的温暖。
对于傅斯年这样的刚从小地方出来,一身土气的小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住在这样一个陌生人的家里,刚开始时肯定很不自如,甚至很自卑。
但是,他很快就自如起来了。因为他在这个家里,不止是得到了很好的对待,而是受到了特别的尊重,是的,尊重。
因为,有意思的是,英敛之这样一位著名人物,一个四十多岁的人和十几岁的傅斯年一见如故。经常在一起纵谈时局、臧否人物、切磋学问。对于傅斯年,英敛之非常喜欢,总觉得他眼光独到、思想成熟。
英敛之的夫人爱新觉罗?淑仲也非常喜欢“聪明而老成”的傅斯年,经常给他讲授天主教义并带他到教堂做礼拜。
他在英敛之家中住了好几个月。在此期间,傅斯年竟然与比他大30多岁的英敛之成了忘年交。他们谈论的话题很广,从做人做学问,到国内外大事,几乎所不包。
后来,傅斯年虽然搬到学校去住,但每逢星期日和寒暑假,他总要看望英敛之。
几十年以后,据英敛之的儿子,英达的爷爷英千里在《回忆幼年时代的傅校长一文中介绍,当时在英家借住时,14岁的傅斯年虽然深得英敛之夫妇的喜爱,却与当时只有9岁的英千里并不亲密。
英千里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时是这样写的:
“他住在我家的时候,我同他并不很亲密,因为在我一个九岁的顽皮孩子的眼里,看这位十四岁的傅大哥是个魁伟而庄严的‘大人’。他每天下了学除了温习功课外,就陪着先父谈论一些中外时局或经史文章,绝不肯同我这‘小豆子’玩耍或淘气……”
和英敛之一家人在一起的日子,对傅斯年后来的人生,包括做人,都有重大的影响。而在当时,至少帮助他很快融入天津,这个大城市,对他来说,这个全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