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六尺巷的故事,人们会马上想安徽人张英。清康熙年间,张英已升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在老家桐城的宅子与吴家为邻,吴家秀才出身,两家院落之间原本有一条巷子,供两家及村民出入使用。
后来吴家翻建新房,想占用这条小巷,张英老家的人不同意,争执不下告到县衙。
县官为难,没有给出结果。这时,老家的人写了加急信,给了在朝廷做大官的张英,希望他出面解决。邻居听到这个消息,满以为张英会袒护自己亲属。
张英接到老家寄来的信后,二话不说,当即就回了一封信。
他在回信中写了四句诗,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老家收到回信,主动让出了三尺,邻居很受感动,也让出三尺,六尺巷由此而来。
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一步皆大欢喜。张英大度做人,克己处世,他借用秦始皇与长城的故事,巧妙劝导家人让出三尺之地,换来了百世流芳。张英的谦逊礼让,不仅成为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典范,更为自己的家族、家庭、家人树立了包容博大、崇德重礼的表率。
而位于安徽省桐城市的西南一隅,确有六尺巷,全长100米、宽2米,建成于清朝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巷道两端立石牌坊,牌坊上刻着“礼让”二字。“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关于六尺巷的故事,至少还有十个版本。其中一个讲得是曾国藩,一个说得是郑板桥。故事里的人物和年代虽不同,但故事情节都差不多。有意思的是不管曾国藩还是郑板桥,和张英一样,给老家人的回信都是:“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不仅如此,安徽省桐城有‘六尺巷”.山东聊城有仁义胡同。
聊城仁义胡同的故事,讲得是清朝的开国状元傅以渐。
傅以渐,字于磐,号星岩,1608年10月13日生于历史文化名城——山东聊城。因七世祖傅回于明朝成化年间从江西永丰来东昌府(聊城)任冠县令,故定居聊城。傅以渐幼年聪明过人,3岁能诵书、五岁熟读经史、十岁工属文,博览群书。清顺治三年(1646年)开科大考,傅以渐赴京会试。
他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会试,取得了殿试的资格。这天他登上金殿,面对皇帝,从容不迫,对答如流,文辞简练,内容精辟,才冠群士,语惊四座。顺治大喜,御笔亲点他为第一甲第一名,成为清代开国后的第一位状元,授宏文院修纂。自此,傅以渐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他的官职一再升迁顺治四年,充会试统考官;顺治五年,充《明史纂修官。期间,他发现明末盛行江南的文字狱,奏请皇上,力挽狂澜,平息了这场灾难,解救了大批文人。
从时间推算,傅以渐比张英早出生28年,他们生活在同时代的时间也是28年。
聊城仁义胡同的故事也很感人。
话说清康熙年间,傅以渐在京城做官,其在聊城的家人因修祠堂与邻居产生了宅基纠纷,闹到了县衙。地方官非常为难,因为他知道傅以渐在京里做官,不好得罪啊!判傅家有理吧,还担心百姓认为他官官相护,仗势欺人。迟迟不能决断。
傅家人急了,便修书一封送到了京城,希望傅以渐凭借自己的威望给地方官施加压力,以便尽快解决此事。傅以渐收到来信,得知用意,马上回信一封“千里来书为堵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