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枫摆摆手起身。
“恭送陛下!”
...
次日,此事的处理,朝廷的诏书,便颁布到了全大奉各地。
其中,皇帝的圣旨,格外醒目。
许多百姓们都围着,听那些识字的先生们,将诏书和圣旨的内容读完。
对其内容,都是一片赞扬。
若是以前,皇帝大开杀戒,那整个大奉百姓,即便不敢直言,但都暗错错的议论皇帝嗜杀成性。
可现在,因为礼部官员们太过火,再加上锦衣卫推波助澜,导致竟是一片支持。
林枫这个皇帝的名声,也跟着好了不少。
至于读书人之中,更是一片赞扬之声!
毕竟礼部官员徇私舞弊,垄断了科举,导致读书人们愤愤不平,做官无门。
而皇帝不管给他们官做,而且对于荆子墨,还特别提拔,当场授予官职。
这便是给了他们很大的希望,皇帝求贤若渴,知人善用,不拘一格。
这就是做官的机会!
一时间,许多落第书生,也都一扫此番恩科之前的颓唐,纷纷报名参加恩科,以求机会。
毕竟,读书人们为了做官,那是能干出何等疯狂的事的。
而林枫给了这个机会,连带的,坊间
流传的林枫殿试三策问,也在读书人中盛传。
许多聪明的读书人也从这三个问题,看出了新皇的不同。
实事求是,厌恶腐儒,皇帝欣赏的是能办事的读书人。
也有许多读书人,认真钻研起了这些问题的答案。
对于林枫来说,这也是个好事。
...
正午。
太极殿。
林枫接见了荆子墨。
荆子墨已穿着官服,风尘仆仆,入殿便跪伏于地。
“臣,荆子墨,叩见陛下。”
“平身吧。”
林枫呵呵笑道:“朕令你从礼部主事做起,可否辱没了你这位大才子?”
“陛下,岂敢。”
荆子墨一脸正气,说道:“为官者,无论大小,只要能为百姓做事,为陛下做事,这便是一样的。”
“甚善。”
林枫淡淡点头:“你来求见朕,可是有什么事?”
“启禀陛下,臣想问陛下,那天湖中问题的答案。”
“这些天来,臣不光是准备恩科,还一直在思索着此问题的答案。”
“臣问过书院的老师们,也曾拜访过书院出去后为官的官员,也曾问过京城许多路人。”
荆子墨说道。
“可有答案?”
林枫倒是有些感兴趣这位才子的回答了。
荆子墨十分沮丧的摇了摇头,说道:“而今大奉,不光是各地遭灾,民生困苦那么简单。”
“臣即便问许多路人,这些已是生活在京城的商贩,农民,屠户,摊户,工匠,织席贩履之人。”
“大奉处处弊病,积重难返,四处漏风。”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