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一直是唐青宇的关注对象。
所以对于意志每年生产的飞机,他也是非常的关注。
意志一九三年,全年军用飞机的总产值,达到了2500多架,这个产值很少,可以说几乎不起眼,但是到了一九四零年,飞机的总产值达到了一万两百多。
1941年达到了一万两千多,到一九四二年,已经是一万五千多了。
由于老希有意图的在1941年增长空军的产值,所以在发动对苏联战争中,这战争初期,苏联便陷入困境,由于事发突然,开战第一天上午,苏军就损失了1200架飞机,其中300架在空战中被击落,900架毁于机场。
对此,许多苏联人苦思不得其解。战争爆发前,苏联机构曾多次宣称,假如明天发生战争,拥有世界上最先进军事装备的苏联空军,定能迅速赢得胜利。
其实,除了苏联在战略形式上估计错误以外,便是在航空工业的发展方向上也偏离了现代战争的需要。
意志是一个很神奇的国家,他们的航空技术比其他国家都要先进、超前。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间相差了二十年,这二十年是世界航空史上的黄金年代。
欧美几个航空大国你追我赶,新的世界纪录不断被创造出来,航空技术飞速发展。在此期间,苏联也不甘落后,研制出多种性能不错的飞机。苏联发展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有了一个有利条件:能得到刚刚战败的意志的帮助。
20世纪20年代的意志受《凡尔赛和约》束缚,被禁止研制飞机、潜艇和坦克等武器,德上层人物想利用苏联冲破这一限制。当时的苏联受西方排斥,但不受国际条约限制,想发展新式武器却缺乏技术力量,于是苏德这两个被称为国际弃儿的国家一拍即合,在1921年建立经贸关系,并开始军事合作。
1926年,德苏军队又签订了秘密协定,由意志派专家在苏联境内秘密建立工厂,生产飞机、坦克,并利用这些装备在红色军校中训练苏德两国军官。于是,苏联靠意志的技术建立起先进的军工企业,而意志人则能在鹅国的土地上继续秘密研制无法公开装备的武器。
苏联这头北极熊,和他的名字一样蠢,喜欢笨重的东西,在三十年代以主要精力发展重型飞机。这就挤占了用于研发对夺取制空权至关重要的歼击机和攻击机的资金和技术力量,
这些重型飞机实在是太过笨重,位于实战价值,充其量只是面子而已。
苏联的很多工厂都设在了欧洲部分,也就是西部边界和伏尔加河之间。
在苏德征战爆发之前,苏联转移工厂,决战意志,但华夏又北上,连连进攻苏联的地盘,侵吞占据大片领土,导致苏联的工业线大损,现如今苏联的实力不如以前,更不如原版的苏联。
航空企业,已经到了最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