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移动堡垒,用途很广,在海边或岛屿的机场,可以将新建跑道或原有跑道利用大型浮式结构物向海中扩展,从而加长跑道或增加跑道,当然也可以单独组建新的跑道。
这种结构物部署到南洋岛礁,效果极佳。
当海域控制的广大了之后。
唐青宇就已经在着重发展这种海上移动堡垒,第二艘堡垒,其实就是固定的堡垒,控制一些岛礁,犹如扎根在南洋一般。
以南洋的广阔的海上面积,至少要布置八个这样的海上移动堡垒。
华夏正在生产的第二艘海上移动堡垒,则是总长两千二百米的主体平台,将码头、浮动船坞、停机坪以及机场跑道等设施融为一体,
海上基地这个概念,是唐青宇前世,那个二十一世纪地球上的老美,提出的概念。
此时,却被唐青宇提前了几十年,实现出来。
他本来的构想就是,诸多商船拼接成巨大的海上航母,但后来建着建着,就想到了另个世界的概念了。
那是一个大型的漂浮模块组装的物体,连风力发电设施都在平台上,用来保障能源供应。
和谐号,从原理来说,并不是大型漂浮模块组装的,因为是要进行海上移动,所以有诸多商船改良,拼接而成。
体积上自然没有固定的要大。
而固定的,不需要多少陆地来固定支撑,可就近在浅礁、沙洲、大型礁石、无法提供人类居住的微型小岛等地方定位,从而使原本不可能有人类活动的地方成为开发活动中心。
也就是说,不仅可以改造成空军基地,还能改造成人类居住环境。
可以想象,日后南洋,会是什么样的情景?
万里长廊也不为过。
步步推行,步步经营,把南洋发展成华夏的内陆海,是唐青宇一直以来的梦想。
大型漂浮模块组装这项技术,对于所依傍岛礁的原貌变动较小,比较快速,在战争中,还是有可进行性。当然未来的技术,唐青宇首先要考虑的是,海啸、地震等等不可抗拒的因素。
在唐青宇的未来版图中,这种固定的海上堡垒设置成的大型海上机场,包括了黄岩岛、万安滩、南通礁和金盾暗沙等等地区。
一个超级海上机场将拥有满足需要的飞机跑道,这意味着它能容纳更大的飞机,尽管它的机动性远不如航母,但要比一艘传统航母搭载的战机和补给品以及辅助人员要多得多。
一般来说,一个排水量在30~50万吨的大型海上浮动平台,可以满足起降上百架固定翼战斗机,包括朱雀远程轰炸机、斯卡图、零式、野马、星座等等,还可以登陆作战舰艇和气垫艇以及巡逻舰船的中转基地和前进要塞。
可以想象,一旦在南洋多个重要岛礁出现这样的巨型机场设施,就可以组成南洋秘籍分布式机场群,从而让华夏海军航空部有更多的安全稳固的基地。
一旦这一局面形成,再加上华夏航母的编队,将南洋控制的固若金汤,是没有任何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