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血侍之一的锦魅居然走出魔窟,行走在修仙界,不知又会有多少修士遭殃!然而,这可是乘机铲除她的绝佳机会!可惜了,自己孤身一人,势单力薄,又无法联络到岳孤峰、地行者等人,只能眼睁睁地错失良机!
正信步走着,肩膀上两只婴猴却“嗞嗞”叫了起来,原来,一黄袍道士已来到张根面前,正笑盈盈地打量着他。
“这位道友看似心事重重,何不痛痛快快讲出来,贫道愿为分忧!”
听到这古道热肠的话,张根如沐春风,抬头看这道士,只见他头戴华阳巾,脚登步云靴,年纪约五十上下,体态微胖,慈眉善目。
“道友见笑了,如今妖魔横行,哪一位修士不是心事重重?若道友如此处变不惊、心广体胖者,必是得道高人,非我辈所能企及!”张根上前作揖道。
“道友太抬举贫道了!”道士挥起手中的拂尘道:“敢问道友贵府仙乡,尊姓大名?如若能信得过贫道,可否愿意到观中一叙?”
原来,道士名枯灯散人,原本也是个浪迹天涯的散修,后来云游至百越国狮子山一带,觅得一处修行灵地,搭了个茅庐修行炼气数十年。后来,枯灯道人广结善缘,为狮子山一代的山民禳灾治病,山民受其恩惠,于是捐募了许多钱财,在枯灯上人修行的地方,干起了一座道观,取名“慈仙观!”
想不到,道观才干起来两年,妖魔道上便势若燎原,狮子山一带,大量人畜死于瘟疫。山民们请枯灯散人出山禳灾,结果,法坛搭了起来,刚刚作法还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一阵妖风刮来,里面全是妖魔鬼怪的呐喊声。吓得跪在地上的山民,立刻惊慌四散。枯灯散人看妖魔之徒人多势众,来势凶猛,也趁机夹杂在山民中间,逃了出来。
从此,吓得连道观也不敢回去了。听说蟒山举办法会,特地赶了来,专为结交修仙之士,企图杀回狮子山,驱除妖魔,夺回道观。
听枯灯散人讲出这一段前因后果,张根多少有些佩服,道:“道友心怀济世之志,足令我辈惭愧!你看那修仙界各大门派,明争暗斗,杀来杀去,不过是为了自身利益而已,谁又会管那黎民苍生之事!”
枯灯散人谦虚道:“道友言重了,降妖除魔,利济苍生,本是我修道之士分内的事情。可惜,贫道修为低浅,斗不过那些妖魔鬼怪之徒。另外再说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如今的修仙界,哪里还有清静之地?就算贫道扔下这些山民逃往他处,恐怕也是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想投靠到那些大门大派下去避难,一是摸不到门径,二是就算找到了,人家也未必肯收留!既然如此,何必在乎这副臭皮囊,不如放手血拼算了!”
枯灯散人说的倒是实话,然而他修为确实低浅,张根神测了一下,不过炼气八层而已。不过,这样的修为在散修中,也不能算是平庸,毕竟,他们这一类散修,师承太低,又缺少灵药灵脉的辅助,能到这种程度,已经是人中龙凤了。
“道友有如此胸怀甚好,只是仅凭你我二人,想要夺回道观,这恐怕——”
张根还没说完,枯灯散人已经接过了话茬,道:“这个道友倒不必多虑,那些妖魔鬼怪,只不过是些妖道‘九幽门’下的残渣余孽,只不过仗着人多势众而已,没什么厉害的手段!另外,忘记告诉张道友,贫道现在已经结交了五六位志同道合之士,如今正在那树荫下。道友如有意向加入,贫道正好为道友引见!”
顺着枯灯散人手指所指,张根果然看到远处一棵山桃树下,聚焦着五六位男女修士,正朝着自己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