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不息简单询问了几句,觉得这个和自己一样大少年口齿清晰、才思敏捷,更重要是十分知情识趣,她问什么就答复什么,不多说一句无关话。
在选择贴身随从上,赵不息吸取了始皇帝教训,绝对不选择八面玲珑、小心思多聪明人,而是偏向于沉默寡言、知恩图报人。
这个信就很不错。赵不息满意地点头,决定就是他了,而且自己这次要去泗水郡和河内郡地方口音不一样,带一个口音熟悉当地出身人也能更方便一些。
赵不息微微一笑,主动握住信手,在少年受宠若惊局促中拉着他坐到桌前。
“在黑石生活怎么样啊?生活上又没有遇到困难?”赵不息拉着家常。
贴身秘书和门客不一样,贴身秘书和主君关系要亲密许多。如赵高之于嬴政,溪之于赵不息,自幼一起长大,又要兼顾主君公事和私事两方面,情谊深厚,不是一般门客比得上。
当然,能选中赵高那种贴身秘书……嬴政实力和运气一直是成反比。
信有些局促,赵不息问他学问时候信还能侃侃而谈,可一到生活上,信就有些手足无措。
“黑石很好,我在这里每顿都能吃饱。”信干巴巴道。
赵不息看出了他局促不安,微微一笑,又安抚了几句缓解了信不安,让他平静下来,二人对话也越来越流畅,算是粗略有了个彼此了解。
夜色渐深,赵不息这才堪堪止住话题,溪带着信告退。
既然赵不息看上了信,那溪就要趁着出行前这几日抓紧时间把工作交接给信了,时间很紧。
夜晚,奔波了一天信平躺在床上,却久久不能入睡,看着屋顶横梁失神。
他欺骗了对他有恩黑石子。
他名字不是信,他有姓氏,姓韩。
他名字不是信,是韩信。
而且他今年也不是十一岁,而是十三岁,比黑石子大两岁。
韩信出生于一个破落小贵族家庭,虽说名义上是小贵族,可已经穷和寻常黔首没什么两样了。他母亲死时候甚至因为贫穷而没钱体面下葬,只能随便挖了个坑掩埋。
而失去了父母韩信按照律法归他兄嫂抚养,可惜他兄嫂也十分贫穷,连自己都养不活别说再养韩信这个小拖油瓶了,所以韩信常常吃不上饭,只能到处蹭饭吃,因而他邻居都不喜欢他。
正好某一日韩信在蹭饭失败被人赶出来时候遇上了黑石前往沛县、途径淮阴县而停下来休息队伍,在得知他们收留无父无母孤儿后,韩信就一咬牙伪造了信息谎称是孤儿跟随着车队来到黑石。
韩信心想,反正继续待在淮阴县他也吃不饱饭,还不如拼一把跟着这队人马离开,再糟糕也比早晚有一天饿死强。
他就来到了黑石,韩信很喜欢黑石,尤其是黑石学堂,在学堂中有很多兵书可以任由他借阅……
直到有一天,学堂先生忽然问他愿不愿意跟随黑石子,韩信意识到,自己机会来了——
他心有大志向,绝不甘于平凡一生默默无闻。
怀县县令陈长、武德县县令陈平还有他们副校长范增先生、怀县县尉溪……这些都是黑石子门客,受到黑石子器重被推举担任了官吏。
通天大道就在韩信眼前,所以当溪询问他愿不愿意做黑石子随身门客时候,韩信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下来。
黑石子,真是一位既贤德又亲切贤人啊。韩信回忆起白天和赵不息交谈,黑石子没有问他来到黑石之前事情,要不然韩信还真不确定自己拙劣谎言会不会被一眼看穿,黑石子只是问了他来到黑石之后事情,吃怎样睡怎么样,有没有认识新朋友。
可惜韩信并不擅长交朋友,他更喜欢一个人看兵书,用石头当作士卒排兵布阵……
韩信心中揣着对赵不息敬仰和对自己隐瞒身份
0340;忐忑感情复杂沉沉入睡。
几日后一个清晨,露水还挂在草叶上,昨日更下过一场小雨,空气潮湿而清冷,地平线刚刚泛起一丝亮光。
一支三十余人队伍从黑石出发,在驰道上快速前行,他们要先坐船渡过黄河,再南下到颍川郡,再向东直达泗水郡。
怀县挨着黄河一条支流,可以直接从这条大河渡口乘船随后渡过黄河,可以节省一日路程。
赵不息坐船时候闲着没事就开始翻阅兵书,还是先前嬴政送给她那些,赵不息没有看完,只是先让人将那些兵书从竹简上转抄到了便于携带纸上,这次赵不息就带了十几本兵书出门。
让赵不息惊喜是,她在里面居然找到了廉颇兵书,估计是廉颇写下留给他后人,结果六国尽灭,兵书也被秦军抢到了咸阳,最后落到了她手中。
一开始赵不息还想,廉颇这位曾经抵御秦国数十年将军兵书为何会混在一帮没那么有名其他普通将领所写兵书中呢。
赵不息粗读了一遍之后才恍然大悟。
估计是廉颇领兵风格和秦国崇尚领兵风格大相庭径,所以秦人才不太重视廉颇兵书而随手乱塞吧。廉颇擅长防守,多次凭借地势和城墙将秦军拒于城外,而秦国将领则因为军功制度缘故往往更倾向进攻战斗获得军功,并不太喜欢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