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爸这几天身体怎么样?”林涛打电话问道。
“放心,微创手术看不见伤口。你爸第二天就下床了,这几天,我一直陪他下楼走走。”林妈接道。
林父心脏搭桥手术已经过去好几天了,林涛每天都打电话问候一下。
妈妈知道林涛工作忙,说有她照顾就行了,手术很顺利,没什么好担心的。
林涛本想抽空回家看看爸爸,一方面的确无暇分身,另一方面,也不想打搅爸爸休息。
有妈妈照顾,林涛大可放一百个心。
“妈,你自己也要当心身体,我买的木耳、当归,雪莲等补品,记得天天吃!”林涛又道。
“现在哪吃的下啊?这几天我叫了个钟点工阿姨,在家里烧烧菜,吃都吃不完。对了,这次手术很成功,你要找机会谢谢苏海洋医生。昨天他还打电话过来,询问你爸的病情。苏医生说,谢谢你对他儿子的关照……林涛这是怎么回事?”林妈大惑不解道。
苏海洋医生可是鼎鼎大名的医生,他的儿子一定不会差,但为何要感谢林涛关照?
林妈听得云里雾里。
其实,儿子林涛入股分从传媒,提拔苏海洋医生儿子苏楠的事,林涛没有跟父母们提及。
怕他们老两口不理解。
“妈,这你就别问了。我之前帮过苏医生儿子的忙,我和他儿子其实是认识的。”林涛解释道。
“涛涛啊,你可真厉害,啥时候与苏医生攀上关系了?”林妈高兴道。
要知道,像林家这种家庭,属于大都市的底层,能够与苏医生有人情交往,是非常难得的事。
林妈很欣慰,没想到儿子这几年在外面混得不错,她之前太低估林涛了。
“这个,算是缘分吧,说来话长……对了,这段时间你在家里陪爸爸,年假够不够?不够的话,和三姑打声招呼。”林涛忽然想起这件事。
三姑林建芬是林父的妹妹,加上二叔林建斌,林家是三兄妹。
林父虽然是老大,但是一直被二叔和三姑所看不起。
二叔做装潢生意,这些年做的风生水起,而三姑经营着一家印刷厂,早年光景不错,这几年一直在走下坡路。
林妈下岗后,一直找不到工作,于是和三姑打招呼,在她印刷厂里担任校对及仓库管理工作。
忙起来一个月只能休两天,当然空的时候,下午3点后就下班了,一个月工资2500块。
就这,三姑林建芬还经常给林妈脸色看,认为林妈这个职位,完全是她看在亲戚的份上,实际上是可有可无的。
私营企业,厂里的每一分钱,都是老板的,三姑林建芬给林妈2500块,在她眼中,是在拿自己的钱“养着”林妈。
工厂效益好的时候,三姑林建芬当然无所谓,而一旦效益不好的时候,她怎么看林妈,都觉得不好。
“提到伱三姑啊,最近厂里搞股改,说要让员工持股,提高工作积极性,顺应市场发展……”林妈道。
什么!
员工持股?
林涛听后不禁大皱眉头。
员工持股一般都是创业型公司,给员工们画饼的,让员工卖命的给公司干活,公司一旦倒闭或是融资失败,所持的股,就是废纸一张。
退一步想,真正赚钱的企业,会大发慈悲的让员工持股?
“是不是三姑自己厂里效益不好?”林涛问道。
“哎,这两年就没好过。现在印刷厂生意难做,原材料价格上涨,老客户又赊账,况且厂里的印刷机还是20多年前的,印刷精度不够,连商业海报都印不了……”林妈慨叹道。
她毕竟是厂里的员工,看到工厂衰败,心里也不好受。
时代在发展,印刷厂不能因循守旧,如果守着老本一直吃,不思进取,迟早要被市场淘汰的。
“三姑做生意有一套,为人八面玲珑,她一定有办法让印刷厂起死回生。”林涛接道。
林家三兄妹中,其实是三姑林建芬最有经商头脑,前夫曾经是某局科长,主管文娱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