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古敏求”出自《论语·述而》: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温故知新”出自《论语》: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博学详说”出自《孟子》:
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孟子说: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解说,是为了在融会贯通之后,再回归到最简约的总结。
“好问好察”出自《中庸》:
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意思是,舜是大智慧!碰到什么事都好问,得一句浅近之言也仔细琢磨,做到见无遗善,对好思想、好行为、好办法,一点也不错过。
接上文是说舜好问,听人讲的话,话里面不对不好的地方就隐而不宣,说得对说得好的地方就广为宣扬,这样让大家都学好的,尽量不要接触到坏的。到处访察,多听多问,对两个极端的思想都掌握,取其中而为政策
王阳明回信说:
格物的意思,前面已经说过了。至于你是否还觉得牵强,我也不用多解释了。
至于“多闻多见”,那是孔子针对子张的毛病说的,子张好高骛远,专门向外探求,以多闻多见为学问,以多闻多见问学问,因此他的言行难免有过错和悔恨,所谓的见闻恰恰助长了他好高骛远的毛病。所以孔子的话是纠正子张的毛病,并非教导子张把多闻多见当作学问。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子张学干禄。干,是求。禄,是俸禄,求仕途获得俸禄。子张要学习求取官职的办法。
孔子说:“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这是讲多听少说。多听别人讲话,对其中有疑问的,放在一旁。对其余自己无疑问的,也谨慎地说出。这样所言皆当,人家不会厌恶我,尤,是罪过,得罪人就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