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吧,两人还挺配的。”
“为什么这么说。”家福问。
“你看噢,一个火火爆爆,一个弱弱柔柔的,有什么事也吵不起来,这不就是性格互补吗?”少凤说。
“这秀娟,一有事就抹泪,这么弱不禁风的,一初会喜欢她吗?”建国说。
“建国,你最了解一初了,他这个人典型的吃软不吃硬。”
“还有一事你俩就不知道了吧。前些日子,他俩认了干兄妹了。”
是吗?两人有些吃惊。
“那一初傻呼呼的,不会往那方面想呀!”
“那咱们就撮合他们吧。”
“这样,一初的替换衣服不都是英子洗的吗?你跟英子说,让秀娟洗。慢慢地就开始了嘛。少凤说。
这是自从搬了新家以来队里形成了好风气。女生帮男生洗衣服。男生帮女生干重活。比如近来的农活就是拔棉花杆的活。
拔棉花杆就是初冬将棉花拾完后,田里的棉花杆要拔出来,梱成堆。用牛车装回来或人工挑回来,当柴烧。通常是女生拔,男生运。可是有的女生力气小,或天寒地冻冻了,拔不出来。男生就帮女生拔。女生作为回报,就帮男生洗洗衣服什么的。这么一来二回的,产生了感情了,听说有人还真谈起恋爱来了。
第二天,英子就对秀娟说这事,秀娟求之不得。一初所谓,只要不是他洗。
这哥仨挺怪的,自下农场。哥仨的衣服除内裤外都是英子洗。特别是一初天不亮就起来练武,在地上滚来爬去的。又不太注意,几乎天天都有脏衣服。还有那臭袜子,英子每次都要捂着鼻子拎起来扔到盆里去,时间久了,英子子都受不了。让一初自己洗,这下可好。一个星期下来,臭袜子一大堆,要洗半天。这傻一初,干脆不穿袜子了。光脚穿球鞋,但鞋也臭啊,就每天晚上扔到屋外去散臭气,第二天再穿。那鞋呀一个月也不洗一次。又破又脏。
英子常想这哥们的衣服什么时候能不由她洗了。昨晚,家福给讲了这事。英子拍手鼓掌。
英子趁着这机会,将建国的衣服让少凤洗。少凤没表态,却把衣服给捧走了。
晚上,英子又想,干脆乘胜追击。将合起来吃饭的事也分了,家福也同意。因为他考虑到自己是领导了。离这两哥们表面上也要远一点了。否则碰上什么事让人说是偏心眼。
又一天了,姐几个商议,把家福的意思一说,姐妹决定:一初和秀娟俩搭伙。建国和少凤搭伙。
秀娟同意,建国后来说,马上进食堂吃了,搭不了伙了。
队里的规定是这样的,食堂人员不用饭菜票吃饭,只发补差粮票。
时间过的真快,一眨眼马上要过春节了。
场部来了通知,知青的探亲假满一年一次,今年春节不放探亲假,在农场过春节。
这事,知青们预先都知道,但场里这么正式宣布,大家心里还是不太好受。
从小到下农场前,一直是生在、长在城里。不管家里经济条件如何,都是在亲人们的关心和抚养下长大。今年回不去,太想念亲人了呀!
知青中,家境好的,往农场寄钱、粮票,寄包裹。家庭条件不好的,知青将省吃俭用的钱往家里寄。
一初每天赶马车去场部办事。总要带回汇款包裹来给队里的人。建国想着家里人多姐妹多。往年过年也不买很多的年货,比如糖果之类的零食。今年他已有几斤粮票,想到河西去换点花生给寄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