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续干掉了这么多的小鬼子之后,徐凯江也搜集了不少日军的文件和资料。
最让徐凯江惊奇的是,日军的火车爆炸之后,第14师团司令部的文件,却出奇的保存下来了。
而徐凯江却从这些文件中看到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
如果,是之前没有经历过真实战斗的徐凯江,看到这样的战报,也许只是在看一场历史。
但是,当他真实经历过战斗之后,才会深深的明白,这样的战斗报告,每一个字都是战士们用鲜血染红的。
同时,徐凯江也明白了,为什么华北方面军的日军,会出动一个师团的兵力,来围剿他们抗日先锋团三个营。
一切的一切,都从这些战报中得到了答案。
香月清司之所以如此召集,是因为,这个时候日军计划在徐州跟中国打一场打仗。
中国此时此刻,也在不断的往徐州调动兵力。
徐州位于黄河、淮河之间,地据苏、鲁、豫、皖四省要冲。
为津浦、陇海两铁路的重要枢纽,有向四面转用兵力的交通条件。
是南京失守后中国军队在战略上,保卫军事指挥中心武汉的重要屏障及前进基地,势在必守。
日军为打通津浦线,沟通南北两战场,并进而切断陇海路,威胁平汉路侧方,以作为进攻武汉的准备,对徐州亦势在必得。
徐州已经是隶属华东战区了,华东要打仗了,作为华北方面军下辖的第1军,自然要保障在华东前线作战的日军军需物资的运输。
而这段时间,由于徐凯江带着抗日先锋团,在华北区域内,不断的破坏日军的铁路运输线,导致日军的军需物资运输,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
这让日军的物资根本没有办法,及时的运输到华东战场上。
没有了军需物资的补充,在前线的日军,根本不敢贸然发起一场大规模的战斗。
而这个时候,中国军队也在徐州及周边区域,进行了大规模集结,兵力已经快达到四十万了。
第五战区的司令长官是李宗仁,参谋长是徐祖诒,第五战区一共统领着六个大集团军。
如第3集团军、第22集团军、第24集团军、第11集团军、第3军团、第27集团军,以及第3舰队、海军陆战队,还有各辖区各地方武装。
调动精锐部队,重兵集结到徐州,就是为了保住津浦路,保住武汉方面的安全。
在集结这么多的兵力之后,李宗仁将军也根据徐州的情况,进行了兵力调整和部署。
其中,第3军团防守东海沿岸;
海军陆战队及第3舰队守备青岛;
第3集团军位于鲁西南地区,抗击沿津浦路南路南进的日军;
第11集团军配属第51军位于江淮地区,抗击沿津浦路北进的日军;
第24集团军位于苏北地区;
第27集团军位于安庆地区警戒江防;
第22集团军为预备队,位于苏、豫、鲁边区,以备策应。
第一战区的第68军位于豫东商丘、考城、兰封一带,防守陇海路并与第五战区鲁西南的第3集团军部队协同担任黄河以南之防守。
与此同时,日军也开始集结了将近三十万的兵力,对徐州进行了重兵围剿。
并且,在徐州会战打响之前,日军开始对徐州周边的中国军队,进行了小规模的清剿作战。
1月26日,日“华中方面军”下令。
命第13师团“歼灭凤阳、蚌埠附近之敌”,第13师团遂部署3路向北进攻。
第26旅团长沼田德重率步兵4个大队、配属山炮2个大队,为东路,从明光渡池河,沿津浦路向蚌埠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