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想的很清楚,留在流逍城,本就是打算再战飞流阁明年的竞技选拔。现在好了,签了这份协议,他们有了稳定的工作,更可以毫负担的留在首都做准备了。
被外部成员心心念念的飞流阁的竞技选拔,其规则只有一个:能者上,庸者下。
这条规则适用于飞流阁内所有人。
所以,飞流阁内的任何一个成员,都要做好被打下擂台的准备。
规则规定:只要在赛场上打败你挑选的飞流阁内部成员中的任何一人,即可替代他的位置。而被打败的人,要么打败其他人占下那人的位置,要么就退至外部,明年再来。
挑选对手的机会只有三次。所以,想要获得最大程度的胜利,每个人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外部人员虎视眈眈,内部人员颇感压力山大。
在这样的选拔氛围维持几年下来,飞流阁的发展已经远超梅珏刚开始的本意以及期望,如今也从各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极力促进飞流阁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形势所迫,他们都需要更多更强的力量去应对未来的未知变故。
由于外部人员繁杂,人数也每年都在递增,各种问题自然而然层出不穷。梅珏便让飞流组的相关人才,专门根据外部人员的各类工种划分了不同的部门,分级管理。
如此一来,外部的人员同样需要遵循飞流组内部人员的所有规章制度。同时,也与内部人员享有着同等的奖罚力度。
此举,非但没有打消外部人员参加竞技选拔的动力,他们反而觉得,这样能提前熟悉飞流阁内部成员的工作模式,让他们有种已经是内部成员的感觉,日常工作及锻炼的动力更足了。
这些外部成员稳稳扎在属于他们的岗位上,积极等待着第二年再战的机会,成为内部成员的一份子。
他们极有信心,也极有韧性。
而且,他们做事不挑,收益也不挑。
像是一些达不到内部人员出面级别的任务,而普通部门又做不到,这样的工作多数都是他们尤为积极的接下去做,且完成度也很高。
也正因如此的行事风格,外部人员自嘲般地给自己起了个响亮的称号--“活动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形象的表达出了他们的不拘一格,以及他们人员的灵活机动性。
这些特性,也让他们获得了内部成员的尊重。直至如今,外部成员除了等级差异,其对于飞流阁的重要性,几乎已与内部成员异。
对于飞流组的存在,梅珏从未想要隐瞒。
所以,流逍城内大大小小的权贵家族几乎都有听说过飞流组的存在,只是很少有人见过罢了。
而毕凌和王多柏,一个与梅珏私交关系甚好,且暗下合作良久;王多柏又是梅珏最信任的助理,不必说,两人都多次见过不同的飞流阁成员。
因此,对于飞平的特异之处,自然而然见怪不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