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器局内的演武场上,朱厚照不断询问起曹元关于新式火铳的优缺点,甚至为了更好的了解新式火铳的详细情况,朱厚照直接将军器局里负责制造改进火铳的优秀匠人也召了过来。
“回皇上,这种新式火铳完全参考了西洋的火绳枪,另外结合我大明帝国的精铁冶炼技术,枪管的质量更加坚硬,能够承受更大的火药爆发力度。”
“因为模仿了火绳枪的构造,新式火铳的填充换弹速度比之旧式火铳要快上数倍,而且射击准度和强度都有了显著提升。”
演武场上,五名制造火器的工匠此刻正诚惶诚恐的对着朱厚照汇报着新式火铳的技术优缺点。
通过这些火器工匠的讲述,朱厚照以及毕亨、刘大夏等人很快就了解到了新式火铳的所有信息。
“这种新式火铳如果军器局全力制造,一个月能够打造出多少杆?造价几何?”朱厚照问道。
新式火铳在朱厚照看来已经不比自己从西洋商人那买来的火绳枪差上多少,甚至因为铁矿的冶炼技术和锻造技术更加优于西方,新式火铳的威力还要显得更加强大。
比之大明帝国先前军队里所配备的火器火铳要强大了很多,甚至达到了当前时代里火器发展的前端水平。
“陛下,新式火铳一杆的造价大概在十五两白银,以军器局目前的人力物力,如果全力生产制造这种新式火铳,一个月内最多只能制造300杆。”
曹元作为负责主持军器局的工部侍郎,对于军器局的情况很是了解,此刻听到朱厚照的询问,当即回答道。
“太慢了,军器局每月至少生产出3万杆新式火枪才能满足朕的要求。”朱厚照沉声说道。
听到朱厚照的话,不仅仅是曹元,就连站在一旁一直战战兢兢的火器工匠们也是面露难色,显然对于朱厚照的命令很是绝望。
军器局上下工匠不眠不休的工作最多也就只能生产出300杆新式火铳,结果皇帝一句话就在这个数字上提高了一百倍,这根本就是无法完成的命令。
只是还不待曹元等人出口解释,朱厚照又道:“曹元,军器局如果缺少工匠,可以直接从工部甚至民间征调,另外,朕会令户部调拨军器局100万两白银。”
听到朱厚照给予的这些支持政策,曹元神情一松,但还是有些为难的说道:“陛下,即使征调其它地方的工匠,扩大军器局的规模,一个月内军器局最多也只能生产出1000杆新式火铳,离陛下您的要求还是远远不及啊!”
看到朱厚照眉头微皱有些不快的神色,一旁的毕亨连忙解释道:“陛下您有所不知,火铳的制造需要最坚硬的百锻精铁和能工巧匠打造火铳内的精密结构,一般的普通工匠无法胜任这种工作。”